[转载]面试 新华社
今天一大早就去了新华社的面试,很有意思的是,没有人知道究竟是新华社哪个部门在<br/>招人,总部,分社,还是具体某个部门? 只有一个要求,CET6,于是浩浩荡荡220多个<br/>人聚集在叶楼3楼,而教室也始终关闭着。通知8:45,但是迟迟没有开始的迹象。 后来<br/>听3楼的老师议论,说新华社并没有登记借用教室,但学生都聚集在走廊上,所以先开门<br/>让我们进去。刚找到座位,被通知改地点到202。于是一群人又下去了。<br/><br/>然后一个老师说,新华社本来不要复旦的人,说稳定性太差,不出5年,跳槽出国。这次<br/>是临时招的,所以准备得很仓促,没想到来了这么多。所以要先面试,主要看中文水平<br/>,然后暗示大家估量情况,然后可以自行走人。<br/><br/>我运气蛮好,拿到挺早的号码,在走廊上排队之前就听人说,基本上只要中文系的。平<br/>均面试20秒一个。所以有了我人生中最简短的面试。摘录如下:<br/><br/>- 几号?<br/>- **。<br/>- 哦,社会学的?<br/>- 嗯,我二学位是中文。<br/>- 二学位。 上海人?<br/>- 恩。<br/>- 能去北京工作吗?<br/>- 能。<br/>- 我看你不行,还是留在上海吧。<br/>- 你怎么能确定呢?<br/>- 我的感觉,你留在上海发展比较大。<br/>- %¥#— 不能给我一个机会?<br/>- 不能,这次机会很少。你英语很不错吧?<br/>- (觉得有转机),是的。<br/>- 所以,你留在上海比较好。<br/>- 好吧。谢谢您。<br/><br/>然后我就被打发走人。<br/> 800多个人网上提交简历,71个人参加考试,15个人面试。虽然笔试在国家公务员<br/><br/>考试前一天的晚上9.30才结束,而且笔试和面试都是提前一天才通知我——真不愧是世界<br/><br/><br/>上最慢的通讯社。<br/> 上海分社只要一个记者,而且只需要经济或者经济法方向的,兄弟是学文艺的,但好<br/><br/><br/>歹也关心经济多年,大小图表看了不少,满以为面试也没多大问题,后来才发现,不仅大<br/><br/><br/>问题没有,甚至。。。<br/> 昨天下午去面试,等了半天,和同去面试的人聊了一会,突然发现面试时间越来越短<br/><br/><br/>,我排在第10个左右,第5个人的面试时间差不多要20分钟,第7个差不多用了10分钟,我<br/><br/><br/>前面那个刚进去没多久就出来了,说“同志们哪,你们要多说一会啊,我面试时间太短了<br/><br/><br/>,没戏了估计”,我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考场的。<br/> 面试官不少,差不多有12个人,比当年我进基地组织的场面还要大,面试官都很忙,<br/><br/><br/>有喝茶的,有抽烟的,有聊天的,有打盹的,妇女同志们没有把毛线拿出来,否则每个人<br/><br/><br/>都有事做了。<br/> 主持的示意我坐下,第一个问题“你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你觉得你的<br/><br/><br/>专业影响你对经济问题的研究么?你认为你面试成功的可能有多大?”<br/> 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一些面试官们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示意服务员加水,一些面试官<br/><br/><br/>放低了聊天的声音,让主持人能听清我说的话,没事干的面试官用慈祥的目光对着我频频<br/><br/><br/>点头示意,让我感到自己好象在人大会场上做政府工作报告般神圣崇高。<br/> 两个问题大概花了我三分钟不到的时间,第三个问题是,“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br/><br/><br/>—不是问我的,而是问其他面试官的。于是,聊天的同志停了下来,开始喝水,喝水的同<br/><br/><br/>志把头低了下来,没事干的同志们开始看手表。<br/> 主持人说,恩,请你回家等通知吧,我点头,谢谢。<br/> 临走的时候,我对他们说,你们是不是只要一个人啊?我伸出一个手指示意,当然,<br/><br/><br/>是中指。<br/><br/> 搞笑的。。。 没想到我竟然是1/71啊。。。。。去年参加了笔试。。。然后out了 哇,天天好强哦。 hehe,有趣~~~~~~ 天天有没有问他们是否只招一个人呀? 没问,国家公务员考试前一天,晚上6点半一直考到9点半,他们报社在衡山路上,一群pub之间,哈哈,地方不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