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童、胡冠珍、沙叶新其人
王童簡介:原名王中和,1942年出生於安徽太和,1964年畢業於國立藝專美術科,兩年後考入中影公司製片廠。自實習生,背景繪畫,美工助理做起,後升任美術設計。先後參與《還我河山》(李行、白景瑞、李嘉導演)、《路》(李行導演)、《龍門客棧》、《俠女》(胡金銓導演)、《三朵花》(陳耀圻導演)等三十部影片之美術工作。
1971年赴夏威夷大學東西文化中心研習舞台設計。1973年返國後至1981年間,繼續為白景瑞、丁善璽、陳耀圻等導演的多部影片任美術設計工作。1976年更以《楓葉情》(白景瑞導演)獲得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獎。
1971年赴夏威夷大學東西文化中心研習舞台設計。1973年返國後至1981年間,繼續為白景瑞、丁善璽、陳耀圻等導演的多部影片任美術設計工作。1976年更以《楓葉情》(白景瑞導演)獲得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獎。 3. 1981年,首度執導大陸傷痕文學作品《假如我是真的》,而後十五年來共拍了十一部影片並自任藝術指導。其中《假如我是真的》、《稻草人》和《無言的山丘》三片接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苦戀》、《看海的日子》、《策馬入林》、《香蕉天堂》等片,或金馬獎優等劇情片。此外,他亦以《稻草人》、《無言的山丘》或金馬獎最佳導演。1997年,王童升任中影片廠廠長,擔任行政工作。
胡冠珍
<img src="data/attachment/forum/dvbbs/2003-12/200312510111758106.gif"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data/attachment/forum/dvbbs/2003-12/200312510111758106.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本名胡競英,國立台灣大學學士、美國貝瑞大學電腦碩士及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美國及香港兩地執業會計師,曾是台灣當紅影星,主演電影數十部,最出名的包括:「假如我是真的」、「老師,斯卡也答」等片。
目前的事業遍及兩岸三地,包括香港的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台灣新成立的娛樂網站「星際大站」www.etking.com總經理,亦兼任中影經紀總監及選角指導,大陸地區也涉足兩岸三地投資最大的片廠「飛騰影視基地」,是一位懂得全方位經營、追求理想的e世代女強人。
心中有熱情就能發光發熱
我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你聽過所謂的「半瓶水理論」吧?悲觀的人看到半瓶水很沮喪地說:唉 只剩下半瓶水了;樂觀的人,則很慶幸:哇,還有半瓶水!我就是很慶幸還有半瓶水的那個人。
我覺得,每一個階段,無論做什麼事,都可以學習!只要心中有熱情,真心喜歡去做某一件事,就能在工作的過程中發光發熱。
廣泛涉獵不同領域
我是在讀台大外文系大二的暑假,開始拍電影的。那時國內電影很景氣,我在三、四年間拍了二十多部戲,比如「苦戀」、「假如我是真的」、「愛奴」、「老師,斯卡也答」等,可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作品。
畢業一、二年後,我結婚了,跟先生住在香港。平常沒事,覺得很無聊,就去學很多東西,像日文、電腦等。那時我心裡想:「這麼早就退休了嗎?人生還很長呢!」於是我決定到美國去進修。很幸運的是,我有一個好先生,他也是我最好的朋友!先生很贊同我的想法,把事業作了一番處理後,陪我到美國念書。
隨性而學習
當時,我並沒有設定目標去學習,只是隨性而為。我的求知慾很強,我先念電腦,但是寫電腦程式必須整天面對機器,而我是一個「好奇寶寶」,很喜歡接觸人,於是又去念MBA企業管理碩士。MBA可說是「企業醫生」,而會計師又比一般MBA更深入地了解企業的情況,我從頭開始學起,接著考取了美國的會計師。
在美國五、六年之後,我和先生回到香港,我又考取了當地的會計師,開始執業。
接受不同的挑戰
我是一個喜歡做不同事情的人,很願意接受新挑戰,也在乎工作中有沒有多變性,而會計師可以看盡不同的行業,從紡織、電子到各種進出口生意,每一個案子結束,新的案子又開始了,很符合我求變化的個性。
最近,我和朋友在台灣合開了一個有關娛樂事業的網站,一方面是我對這個事業很熟悉,另一方面是我認為新媒體時代的互動性很強,也將完全走向「個人化」,網路上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幫中影做經紀總監,我是希望用現代管理與行銷的方式來讓傳統的國片起死回生,並喚起觀眾對國片的注意。不敢說自己是網路先鋒,但希望能以自己曾當過演員與多年來在企業與網路上的專業,替老東家做點事。
學海無涯
在學習與工作的歷程中,我非常認同「學海無涯」這句話,常常一下子覺得自己好像很聰明,很快地又認為自己是笨蛋。一個人的優點可以成為他的缺點,反之亦然!像我的優點是為人熱誠、朋友多,但相對的我分給孩子的時間就減少了,這要看你從什麼角度來看事情,也要看你有沒有把自己放在適合的位置上。我有一個同事,人人覺得他很「長舌」,我卻覺得:好極了!以後有什麼小道消息派他去散播就對了。
因此,在生涯規劃的時候,要有人生的目標,但不必設限,規定自己只能做某件事。因為人生很短,不能重來,「珍惜自己,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明天的我們永遠比今天老一天,所以我們要把握今天!活得開心,活得精彩!
知足常樂
開心,並不表示一定要「擁有」什麼才能開心,所謂「知足常樂」,人永遠比較不完的。有錢人一定還有人比他更有錢,有權勢的人照樣能找到比他更有權勢的人。所以,何必比呢?
我以為:「人生沒有扛不起來的重擔」,尤其年輕人可以容許犯錯,因為「錯誤」是我們最好的學習對象!我也經常告訴年輕的同事:快樂一天過二十四小時,不快樂也得過二十四小時,幹嘛把自己變得不快樂呢?
雖然我對自己push得很厲害,但如果一件事情真的後果很嚴重,我會再自問:「如果真的怎麼樣,會不會死?」不用死?好!那就不用死了!我從小就是開心寶寶,至今未變。
工作成敗的關鍵
身為公司的領導者,我要求自己認清公司的大目標,並有承受失敗的勇氣。此外,充分授權與良性溝通也是必要的條件。我的理性很強,也有韌性,只要我認為某件事對公司有益處,我會一次又一次去爭取或執行。我常說:國父革命都失敗了十次才成功,我都還沒到十次呢!
我時有機會面試新人,我覺得:優秀的學經歷固然可以加分,但不一定代表他會成功。任何職位,「個性適不適合」是生涯規劃很重要的因素,因為這是後天所無法培養的。而做事有沒有熱誠和用心,更是工作成敗的關鍵。
多看多聽多學習
做任何事,都不能脫離國際觀和宏觀的視野。而這要如何培養呢?多旅行、多閱讀、多接受資訊,是我的建議。
不管做什麼事,我認為都應該權衡優先順序,這樣日子才能過得從容開心。由於香港的會計事務所仍在運作,我每一、二週飛一次香港。目前,我把家庭放在前面,因為小孩很快就會長大,所以我要儘量把握可以跟孩子們親密溝通的機會。我很會「偷時間」並信任專才,在工作上則每三個月作一次規劃,知道何時可以抽離,輕鬆一下。我把所有公司的人,當成我的「小手小腳」,因為他們很多優點,我還不見得有呢!而我呢,就專門觀察,不只是公司的走向,而是觀察整個產業的趨勢。
我喜歡「知足常樂」這句話,無論是生活或工作,對我都很受用!
沙叶新
【沙叶新】男,1939年7月13日出生于南京。沙叶新少年时代,父母亲开了一个炒货店,每月都要买进一批旧书做为包装纸,沙叶新在旧书中发现了不少文艺书籍,这就开始了他最早的文学启蒙教育。1950年,他于南京火瓦巷小学毕业,1957年又于南京第五中学毕业。在上高中期间,沙叶新就在〈江苏文艺》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妙计》,这就决定了他今后一生的文学道路。高中期间还在上海的刊物上发表过两首小诗。1957年,沙叶新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大学期间发表了小说《美国剧院的悲剧》、《老鹰蓝球队》和戏剧论文《艺术史上的喜剧》。1961年夏大学毕业,被保送到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创作研究班攻读研究生课程。1963年因发表了《审美的鼻子如何伸向德彪西——与姚文远同志商榷》而遭受批判。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担任编剧。1965年协同王炼同志创作大型话剧《焦裕禄》,得以公演。但沙叶新在该剧院正式上演并公开发表的第一个剧作是1965年底创作的独幕喜剧《一分钱》,该剧颇获好评。之后又陆续发表与上演了《边疆新苗》(大型话剧)、《一蓝菠菜秧》(独幕喜剧)、《一只废铁轮子》(儿童剧)等。1976年“四人帮”倒台,沙叶新的创作也到了高涨时期。他的电影剧本《陈毅市长》被搬上银幕,全国无数颗心灵被震撼和感染了。该剧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戏剧家协会颁发的1980——1981年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与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评奖委员会颁发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等。沙叶新认为,文学要勇敢,一要敢于讴歌光明,也要敢于针砭时弊。他曾说过:“我要写,就要按照自己的主张去写。”这就是他的创作主张。因此,沙叶新的许多作品,如《假如我是真的》、《大幕已经拉开》、《马克思秘史》、《寻找男子汉》等剧作,每每引 起争议。他的小说《无标题对话》、《有奖阅读小说》、《假如那天没下雨》等,也不同程度地引起轰动。除了创作剧本、小说,沙叶新还创作了大量的杂文、评论,如《讽刺艺术谈》、《喜剧与崇高》、《(陈毅市长)不是模式》、《月是故乡明》、《答意大利 (人与书)杂志问》、《写(马克思‘秘史”)所想到的》、《细节的魁力》、《笑的秘密》等等,均发表于《文汇报》、《艺术世界》、《解放日报》、《周末》和《上海戏剧》等报刊上。有的被各地报刊转载。沙叶新的多部作品获得全国及刊物奖。此外,《假如我是真的》、《马克思秘史》、《无标题对话》、《寻找男子汉》等作品被译成英文、日文介绍到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国家及地区。1985年6月,沙叶新被任命为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影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工业大学顾问教授。
什么意思? 你没看过《假如我是真的》? 沙好象很有名望啊
《假如我是真的》剧本就是沙叶新写的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