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譚詠麟“你知我知”国际网络歌迷俱乐部

快捷导航
查看: 1317|回复: 13
收起左侧

[转帖]黑胶盛世到镭射普及-由唱片工业浅叙香港乐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10 14: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 color=#008000 size=2>作者:</FONT><a href="http://www2.tianyaclub.com/browse/listwriter.asp?vwriter=古或&amp;idwriter=0&amp;key=0" target="_blank" ><FONT color=#808080 size=2>古或</FONT></A></P>

<>《序》 其实并非刻意地去研究香港流行乐坛历史。而只不过做为曾经的华人流行音乐指标的香港乐坛,产生过许多超级偶像,出品过许许多多令人记忆犹新的经典作品,其效应对华人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香港流行乐坛,由其兴盛到逐步走向衰落,唱片工业的一路发展,是对整个乐坛最有力的见证<BR>  <BR>  <BR>  <BR>  一:黑胶盛世---巨星横飞的年代<BR>  唱片,黑胶唱片,又称LP,因其形状是圆型,所以,广东地区俗语曰:“碟”或“大碟”。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名词,因为在香港流行乐坛最鼎盛时期,每一个巨星所推出的大碟,都是令人翘首以待的事。<BR>  在卡式录音带尚未形成潮流之前,LP黑胶有着显赫的身份,因为当时并非每一个家庭都有LP机,清楚HI-FI历史的朋友就知道,直到90年代初,一些家庭装的音响组合,出产商仍会保留LP机这一必定设备,可见当时LP,是相对主要的音乐传播介质。<BR>  <BR>  随着丽的电视时代的结束,随着武侠电视连续剧的热播,那段时间,也是LP卖得最贵的时间,,直到LP和卡式带正式成为主流之后,价钱大约控制在50元(港币)左右,相比时下一些所谓正版的CD,以当时的消费指数,贵与不贵,就自己判断。最最便宜的年代也得30大元一张LP。所以,IFPI计算销量时,也把正式出版的卡式录音带也算在内,因为以当时的消费指数,频频数十元买一张LP会负担比较重,而且还有空白卡式带自己DUB歌(另类盗版?),就算以前最流行的几种空白卡式带:TDK,SONY,平均都要10元一盒左右的价钱,旧式盗版VS时下盗版(MD,烧录),还是当时来得贵得多,从另一个侧面也可看出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唱片工业受冲击的程度。<BR>  <BR>  巨星横飞的年代---李克勤当时新签约宝丽金时,曾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我的唱片卖双白金,在公司里面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了云云。<BR>  双白金,什么概念,也就是十万张,这个成绩,放到现在来说,已可打入最低程度年度销量前五的位置。但在当时呢?<BR>  <BR>  八十年代中期,香港经济高速飞跃,进入一个“鱼翅捞饭”的经济时期。消费能力是提高了,但科技尚未同步提升,换句话说,群众娱乐选择还是不多,电视电影,收音机/卡式录音带/录影带/LP已成为最主要消遣手段。而且所谓的追星族,也相对时下的追星族心态来得单纯得多,这一切因素,更为音乐偶像添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也造就了一个巨星横飞值得纪念的年代。<BR>  <BR>  有点不可思议,自IFPI唱片工业协会在香港正式成立后,订下的白金规定是每卖5万张为一白金,5万张?日本一个白金是500万张,以当时香港的人口密度,这个标准也算地方特色。而且当时出版的唱片根本甚少出口国内。所计算的销量,全是本地销量,所以,当那个时代的唱片卖出7~8白金,现在回味一下,确实惊讶!<BR>  <BR>  音乐偶像的巨大魅力,是造就唱片业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时香港本土出产的巨星,在质量与密度上来理论,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年代,每个歌星,几乎都有相当的实力。前辈级的许冠杰,罗文,徐小凤,关正杰,叶振棠,叶丽仪,甄妮等等仍有一定的号召力,当打的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陈百强,林子祥,还有不计其数但实力非凡的二线歌手,包括张学友陈慧娴杜德伟等等,营造一个百花齐放的鼎盛时期。在此,不愿用更多文字去描述,因为同类型文字已不少,只想借用一个人来说明,那就是周润发。<BR>  <BR>  当年的发哥,无论是唱片公司想利用他的名人效应,还是他本人想一试歌星瘾,总之发哥一出,谁与争锋?《英雄本色》的经典形象,令到满大街的人不管身材高矮合不合适,出街都穿件MARK哥搂(当然不是每个都是,夸张了点),还整天模范发哥咬着牙签瞪着眼睛青筋尽现:我最恨人家用枪指着我的头”“我只想拿回我失去的东西”哈哈~~~这是什么,这就是明星的影响力!所以尽管周润发唱歌实属一般,但推出LP大碟《十二分十寸》,一样大卖特卖,当时是4白金,问你服了吗?<BR>  <BR>  那个巨星横飞令人激动的时代,别说是新大碟面世,就算是歌星推出REMIX混音LP,一样有不错的销量,这种现象,一来是娱乐消费选择过于单一,另一点,也是那个年代巨星独有的魅力造就。在当时,二线前端的歌星,新大碟卖10万张属于不过不失,但一线歌手最起码程度就要3白金或4白金以上,高峰期谭咏麟的10白金,张国荣的7白金,梅艳芳的8白金,可谓令人叹服,连王杰第一次猛龙过江,《故事的角色》初次推出也有4白金了。而且这种现象还不是昙花一现,而是维持在一个周期的平均成绩。所以在当时,顶级歌星一开演唱会动不动就20场以上,也就不足为怪了。<BR>  <BR>  当这个黄金时代,随着高科技和经济的飞跃,已一去不返,所以,有时我看看珍藏的一些精美的LP大碟封面时,很是感叹时日如飞,或者解释为一种记忆都可以,毕竟,人一世,可以在脑海里留下美好而又恒久的,并不多。(待续)<BR></P>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0 14: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CD镭射唱片的普及-----乱世巨星<BR>  <BR>  <BR>  其实CD这一概念的影音产品,年代并不算短,早在八十年代初期,欧美市场这项目技术与生产线已逐步完善。但在华人地区,受传统观念和硬件支配影响,这一类新生产品,却迟迟才投入市场。<BR>  <BR>  在卡式录音带和LP时代,人们尚未意识到高保真这个概念(仅指华人地区),更加没意识到做为影音产品,能令节目源体保持延和长寿命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段,当时的人,还处在“可以听就行了”的阶段。<BR>  <BR>  86年龙头唱片业公司宝丽金曾计划以CD的形式推出旗下当红歌手的唱片,但因旗下歌手几乎每个都那么当打,市场销量相当庞大,所以这一计划迟迟未能实现,无他,就是怕市场消费者的硬件支持率不高。<BR>  <BR>  直到87年头,新艺宝为张国荣推出CD镭射唱片,也获得当年度的CD镭射大奖,其实这张CD的销量不大,如果我资料没有差错,应该连白金的数量还达不到,但在当时来说,这一步已具备划时代意义和勇气。<BR>  <BR>  真正由LP转型为CD的年代,应该是在90~91年这个阶段。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LP这种体积大,容量小的音乐重播介质,已满足不了居家旅行的方便,更满足不了音乐爱好者追求高保真的愿望。随着SONY/CEC相继推出平价家庭装CD机,人们终于意识到CD这一数码科技的好处,也被CD高传真的音色所征服。记得这个时期,也是一个泡沫经济时期,也是涌现音响HI-FI发烧友最多的时期,当然距离HI-VI或HI-END还差得远。<BR>  <BR>  CD时代的诞生,也正式宣布香港流行音乐和国际正式接轨,为日后香港音乐进军国内包括台湾等等华人地区打下基础,毕竟,就如国际通用货币一样,格式等同了,所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BR>  <BR>  尽管在初期还是处于混乱阶段,CD/LP/卡式录音带同时并存,但新兴的高保真音乐源体产品,又再一次刺激了市场消费,可以说,90年代初期是延续了80年代黄金时期的又一高峰。<BR>  <BR>  实属遗憾的是,这时两个领军人物谭咏麟张国荣已相继淡出一线,而另一标志性人物梅艳芳也在前浪后浪的夹击下,显得有点力不从心。这是一个没有绝对压到性人物的时代,乐坛百花齐放,混战中音乐质量虽比以前有所下降,但也屡有惊喜。中生时代二线歌手的开始抬头露脸,新秀的不断涌现,令到整个乐坛出现一种繁荣的现象。<BR>  <BR>  顺便谈一谈达明一派,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达明一派,绝对是处于叫好不叫座,曲高和寡的地位。何以有此一说?当时有一种说法,一个谭咏麟已可养起一个宝丽金(也算搞笑)。所以,尽管对于达明的音乐,唱片公司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当时始终不是主流。因为旗下歌手已足可为公司带来赢利,也就放手给达明去自我发挥,但宣传和重视程度就绝对差很多。所以包括在港台的很多音乐DJ,其实是对达明的音乐赞不绝口的,但他们也得顺应潮流,这应该也是对初期阶段的达明一派为何曲高和寡的另一种解释。如果这种解释成立的话,也算是香港乐坛早期一种奇形现象的侧面写真。<BR>  <BR>  混战中的CD时代,超级偶像已没有具备资格去当担,但媒体和制造商,包括歌迷,却实际上是非常渴望能再度拥有谭张一样的巨星,所以,无可避免地,滑稽的四大天王适时出现。<BR>  <BR>  这四个人,其实根本就是两个时代出道的人,刘德华早在1985年就一尝歌星滋味。应该和张学友的时间差不多。但黎明和郭富城就慢得多。但无论如何,从以前当局者迷的心态,或是从现在稍为清醒的眼光去回望过去,四大天王对当时乐坛做出的贡献和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因为90年代初期的乐坛,属于群龙无首,多年来累积的危机其实暗示着乐坛如果不再做得改善,必定会面临崩盘的危机。四大天王的产生,虽然搞笑,但始终维护了香港乐坛仅存的尊严,加上当时乐队潮流的上扬,BEYOND,草蜢,太极,包括由台湾杀回香港的诸多过江龙,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香港乐坛的地位。<BR>  <BR>  而这当中,成绩最为彪炳的当属张学友,惊人的销量,在某种阶段得益于CD这一产品的诞生和流行,《吻别》的500万销量,如果参照LP时代,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CD犹如通用货币,流向全世界各地华人地区,为什么CD加价一向不是那么明显?还有下滑的现象?就是跟CD的普及和接受程度过于迅速有关,以一张当年谭咏麟《情人》CD,140元计,直到现在,一张港版CD也维持在110元左右的价位。CD的诞生和普及,加上开放观念的改革,在90年代中期终于到达鼎盛时代,这个时间IFPI计算销量已不再局限于本地,而是计算全亚洲销量乃至海外版本。四大天王的唱片销量动輒近百万张,这是在LP时代不能想象的。<BR>  <BR>  CD时代,也是乐坛最混乱的时代,虽然值得留恋地并不多,但无论如何,是一个量的飞跃的时代,但香港乐坛安于现状急功近利的指导思想,终为今日的香港乐坛危机埋下伏笔。。。(待续)<BR>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0 14: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多媒体传播路径-----魔与盗并存的世界<BR>  <BR>  随着经济气候整体缩水,KTV这种消遣模式的逐渐式微,因为就是经济的不景,开发商开发出来的科技产品,都基本符合节约和省钱的市场原则,甚至可以说是有目的性地开发个人消费项目。<BR>  <BR>  当然,盗版商的猖獗行为,亦对唱片业造成一定的打击。<BR>  只不过,随着Internet的普及,众多手段也随着出现。<BR>  网络Download/MP3,甚至十年前开始出现的空白MD,都逐渐侵蚀唱片业的空间。而且娱乐越来越多元化选择,唱片业的衰落,是必然的。<BR>  <BR>  但将一切都归咎于多媒体时代,却又有失公允。<BR>  假如一切盗版/MP3/Download/是-------盗<BR>  那么急功近利的唱片制作公司就是-----魔<BR>  <BR>  虽然说全世界经济气候的缩水,对各地的唱片行业都普遍带来影响,网络下载及盗版并非香港一家独有,但香港唱片公司一向急功近利指导思想做法,却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刹时面临甭盘的现象。<BR>  <BR>  以前的LP巨星时代,虽然尽管还是停留于模仿他人阶段,改编歌曲较多,但无论唱片的整体素质,制作诚意,却是很有保证的。以前无论谭咏麟或张国荣,一张新大碟,起码有2~3首大热,其他的歌曲可听性也很高,虽然放在现在的角度看,可能歌曲线路来得老土,但偏偏,就是这些老土的歌曲,才是永恒的经典。退而求次,在80年代尚算二线头一线尾的学友,新大碟中耐人寻味的作品也很多。可以这么说,当时他们碟中,除非特别差的,一些比较一般的作品,拿到现在重新编曲过仍能大热。<BR>  <BR>  而早在95年后,众多歌星出的大碟(学友可能例外),已出现一张新唱片靠一两只比较好的歌曲“食糊”的现象,其他的就简直不知所谓。无论是创作力的衰竭,还是其他原因都可以,一张新唱片卖一百几十元,有听头的却只有一两首,消费者望而却步选择网络Download或买更便宜的盗版,那就不足为奇怪了。<BR>  <BR>  但事实上唱片公司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只这些,今日的新星,多到令你记不清,造星工程随着经济的不景气,唱片公司已没什么多余本钱去慢慢打造新星,用最短的时间包装,不管时机成不成熟,随便一张EP小碟就推向市场,试问,这种素质,又有谁能记得住这些流星的名字?在这其中,英皇就是我一个很讨厌的唱片公司,可能他们公司规模比较细,亦曾经在打造容祖儿身上取得经验和收获,所以他们以后的路线,都是试图造出新时代年前一族的偶像,频率快得惊人,但三分钟热度很快就过去了,这种作法,又算不算扼杀乐坛的未来?是的,他们是在制造新秀,但这种制作,诚意又有多少呢?<BR>  <BR>  包括另一龙头大哥环球,有些所为亦为人所不解,可能在商而商,商家目的就是为了谋取利益。但放着精力不去开发新资源,却频频利用自己的版权优势,一而再再而三四五六七八地推出精选集,一个谭咏麟的精选集,单一个环球复黑王,就令人感到铜臭味十足。而反观旗下歌手新唱片的素质呢?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BR>  <BR>  举个简单的例子,前一年出版的美国乐队eagles唱片,市场价近420元,一样大热,但如果一张香港本土制造的唱片就只有一两首歌曲尚可接受,一样卖100元左右,谁会去买?可见,唱片的素质,才是决定市场销量的真正元素,而唱片的制作诚意,又跟唱片公司的指导思想有关。并非他们不想制造好的唱片,但问题他们真正的目的是想赚钱,想赚快钱,所以,他们这么做,似乎又无可厚非。<BR>  08<BR>  一张新唱片全部制作出来需要开发资金平均要70~80万成本费用,换句话说,最起码也得卖出一万多张才能收支平衡,现在这个年代,想卖10000多张?做梦!而10000多张成为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目标,相对于黑胶时代的动不动几十万张,又算不算讽刺?毕竟人类是在进步的,人类的思想无论从对知识版权的认识都有很大的提高,但偏偏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却出现唱片业的大甭盘,可悲。<BR>  <BR>  所以在这个传播质介多元化的年代,人类知识和思想高度大副提高的年代,唱片业却出现这种现象,实在令人可笑。想起当年CD初起步时代,就算一张歌星演唱会的LD,价值不菲接近千元,买的人也不乏其数。太极七子最后散BAND时的纪念大碟,连一万张都卖不过,想想对比一下,也算可悲,如果说网络Download和盗版老翻,严重冲击了唱片工业,称之为盗的话,那么,唱片公司的急功近利思想,制作出来的唱片简直就是垃圾的做法,亦可算是魔。<BR>  <BR>  SO~魔与盗充斥的年代,又岂能鱼与熊掌共享?为了利益,必定牺牲原则,这是由来已久的必然规律,但问题是,想想黑胶时代的激动,想想CD初起步的繁华,内心不禁非常怀念,愈怀念就愈鄙视现在这种现象,如何解决网络下载和控制盗版,关键的,还是从唱片公司本身做起(完)<BR>
发表于 2005-10-10 16: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5-10-10 21: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把科技的发展和歌坛的兴衰联系起来,很有新意,也让人很长见识,的确是老资格伦迷!</P>
发表于 2005-10-10 22: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00 size=7>顶啊!!!好贴!!!!</FONT></P>
<><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00 size=7>希望楼主继续多发类似这样的好贴!!!</FONT></P>
<><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00 size=7></FONT> </P>
发表于 2005-10-10 23: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针见血</P>
<>钦敬钦敬</P>[em91]
发表于 2005-10-11 10: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论文我给98分
发表于 2005-10-12 00: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长见识!
发表于 2005-10-12 01: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论音质,LP胜过CD,LP更接近真实的声音。
发表于 2006-5-10 04: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p>永远怀念的LP和CD时代</p><p><br/>&nbsp;</p><img src="data/attachment/forum/dvbbs/2006-5/20065104292512295.jpg"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data/attachment/forum/dvbbs/2006-5/20065104292512295.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0 4:29:30编辑过]

发表于 2006-5-10 08: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懷舊貼子
发表于 2006-5-11 23: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写的有水平.
发表于 2006-5-23 02: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真让人感觉到阿伦是不是红得太早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