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傲的look 发表于 2011-7-29 10:09:17

“三亩地要交1100斤稻!没有一分钱!超过部分按1角2分算钱。辛苦半年要白交这么多。我死活不愿意。。。。第二天我推着独轮车。家里人拉着板车。以及许多乡亲们一起去镇上。一路辛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很多公卿权贵文人雅士都会吟唱这首诗,但是“夏日炎炎似火烧,公子王孙把扇摇”,只有辛苦的农民才会知道什么叫“粒粒皆辛苦”

新四军 发表于 2011-7-29 10:50:12

http://www.myalantam.com/home/attachment/201107/28/5034_1311820471pG06.jpg

新四军 发表于 2011-7-29 10:51:20

http://www.myalantam.com/home/attachment/201107/29/5034_1311907852DuHi.jpg

新四军 发表于 2011-7-29 10:53:38

http://www.myalantam.com/home/attachment/201107/29/5034_13119079678zVR.jpg

新四军 发表于 2011-7-29 10:56:35

http://www.myalantam.com/home/attachment/201107/29/5034_1311908175evNP.jpg

新四军 发表于 2011-7-29 10:57:01

http://www.myalantam.com/home/attachment/201107/29/5034_1311908140X5kX.jpg

新四军 发表于 2011-7-29 10:57:26

http://www.myalantam.com/home/attachment/201107/29/5034_1311908075R7G8.jpg

新四军 发表于 2011-7-29 10:57:53

http://www.myalantam.com/home/attachment/201107/29/5034_1311908057DbbD.jpg

新四军 发表于 2011-7-29 11:19:25

http://www.myalantam.com/home/attachment/201107/29/5034_13119095398r33.jpg

新四军 发表于 2011-7-29 11:23:34

http://www.myalantam.com/home/attachment/201107/29/5034_1311909605hvaV.jpg

新四军 发表于 2011-7-29 11:25:52

蒋介石一向重视知识分子.关心知识分子.爱护知识分子.虽然鲁讯1936年因肺结核去世.但去世10年以后蒋介石还是非常关心鲁讯先生元配夫人朱安女士的生活.朱安说别人的礼金肯定不会收.但蒋先生的礼金一定要收的!:D

新四军 发表于 2011-7-29 11:26:18

上世纪30年代由于鲁讯得了肺结核.蒋介石立即要求中宣部拔一笔款子送给鲁讯并安排去日本就医但鲁讯先生没有去成日本就医就去世了.

新四军 发表于 2011-7-29 11:27:37

为了支持教育蒋介石亲任南京大学校长并且担任中国教育部部长经常关心同学们的伙食.国家再困难也要保证同学们早晨能吃到两根油条.

新四军 发表于 2011-7-29 11:28:04

一些资料;P -------------------民国初年,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人力车夫,月收入17银元,米价3.4分一斤,可以买米500斤,基本可以养家。而到了共和国初年的五十年代,当时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为30元左右,凭粮本米价0.14元可买米255斤,这就是人力车夫买米的一半了。如果不是买统购统销粮,从黑市或者按50年粮价0.28元/斤计算,则只能买米128斤,那就只有人力车夫的1/4了。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至少要两个人去工作,才能获得和人力车夫一个人相当的收入。所以中国妇女,即使是有了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也不得不出去工作。
为什么说,城市暴动走不通,就是这个原因
大多数城市居民小日子过的还是很滋润的.谁去参加革命运动呀

新四军 发表于 2011-7-29 11:29:21

一些资料:handshake -----------------南昌起义前后,老百姓究竟苦到什么程度?有几本书,其中两本是中共早期革命家的回忆录,一位是张金保,另一位是包惠僧,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可看出当时的生活状况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水深火热 。

          武汉的纺织女工一月30多块大洋


          这两本回忆录对大革命时代的记述,主要是工人运动,那我们便沿着他们的记述往下看吧:张金保曾经担任过第六届中央委员、中央妇委书记。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她从鄂城乡下来汉口第一纱厂做工,一个月后,“领到半个月的工资——七块大洋,另外半个月的工资被厂里当作押金扣下了。我拿着钱心里高兴极了,因为这意味着我每个月可以挣十四块钱,可以勉强糊口养家。”第二年,张金保一人看管两台织布机,月薪30多块钱。“这样,我的生活好些了,开始有了点积蓄。”

   


          或许是不能淡化万恶的旧社会,否则怎么要起来闹革命呢?所以张金保才这样说“十四块钱,可以勉强糊口养家”。而在《银元时代生活史》中,作者陈存仁则毫无顾忌地说自己在上海当见习医生时,每月薪资虽只8元,但袋中常有铿锵的银元撞击声,使他气概为之一壮,外表飘飘然,“第一个月,吃过用过,口袋中还剩下五块钱。”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非常希望瞧一下吧!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