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譚詠麟“你知我知”国际网络歌迷俱乐部

快捷导航
查看: 1712|回复: 1
收起左侧

一篇关于黑胶的好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7 21: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width="95%"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valign="bottom" bordercolor="#ffffff" align="center" height="50" style="FONT-SIZE: 18px;"><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3399" size="5"><b>黑胶漫谈-1</b></font></strong>
                                </td></tr><tr><td>&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黑膠漫谈(黑膠唱片)&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作者:Records33 <br/><br/>&nbsp; &nbsp;&nbsp;&nbsp;             &nbsp; &nbsp;&nbsp; &nbsp;&nbsp;&nbsp;序   言<br/><br/>  黑胶唱片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用来贮存声音信号的载体。从爱迪生的第一只滚桶唱片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黑片胶唱为人类记录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有声资料。在数字音响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黑胶唱片并没有因为传统古老而退出历史舞台,尽管它有很多使用上的不便,但它仍然是音质与听感的最高标准。黑胶唱片真实地记载着音乐的历史,饱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始终散发着让人无法拒绝的魅力。<br/><br/>&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nbsp;   &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nbsp;第一章&nbsp;&nbsp;黑胶唱片<br/><br/>黑胶唱片的定义:<br/>&nbsp; &nbsp; 德国发明家爱米尔.贝利纳(Emile Berliner)在1887年设计出一种供留声机使用的薄形录音圆盘,取代了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在十年前发明的管状录音圆筒而风行于世,从此诞生了唱片这个名副其实的称呼。很多发烧友其中也包括不少有黑胶唱片收藏的朋友他们都习惯把黑胶称之为LP,这是不正确的,起码是不准确的。其实LP只是黑胶唱片的一种记录格式,并非指黑胶唱片。黑胶唱片正确的称呼是Vinyl (乙烯基),这是各种规格唱片的总称。Wax 是黑胶唱片发展早期的一种称呼,因为早期压制黑胶唱片的母盘是用蜡膜刻成,但现在已很少有人这样称呼。Records也是黑胶唱片的一种习惯称呼。在国外,黑胶迷认为只有卖黑胶唱片的店才算是Record Store(唱片商店),而只有CD的商店,他则称其为CD Store。<br/><br/>黑胶唱片的规格:<br/>&nbsp; &nbsp; 黑胶唱片的常规转速有78转、45转和33.3转;黑胶唱片的常规尺寸有7英寸、10英寸和12英寸;黑胶唱片的厚度由0.8毫米至2.2毫米;黑胶唱片的重量在80-220克;黑胶唱片使用的材料主要是Vinyl (乙烯基);黑胶唱片的颜色通常为黑色,不过也有彩色的制作。<br/>&nbsp; &nbsp; 先谈转速。在黑胶唱片的规格中,对音质影响最大的是转速。在唱片發展的初期,唱头的制作和唱片刻纹技术還不是很发达,只有以提高转速增长音轨来保证唱片的频率响应,黑胶唱片转速定为每分钟78转,这是当时一个标准,因此英文叫做Standard-Playing,缩写为“SP”。由于78转的高转速,可录音时间非常有限,78转的SP唱片每面只能记录5分钟左右的音频信息,一首约30分钟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灌录78转的SP唱片需要6-8张。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唱头的制作和唱片刻纹技术不断提高,从1948年開始,33又3分之1转速的唱片正式 投放市场,单面记录时间比78转唱片提高了好几倍,记录时间已可容纳30分鐘左右(在我收藏的LP中有一张由EMI出品卡拉扬指挥的德沃夏克第8与第9交响曲,唱片A面有36分钟,而B面竟长达42分钟!),所以将唱片制造商给33又3分之1转的唱片取名“Long-Playing”,它的缩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LP”!33又3分之1转的唱片在整个黑胶唱片的发展历程中持续的时间最长,发行的数量最大,声音品质也最好,应该说33又3分之1转的唱片是黑胶唱片的发展的顶峰。黑胶唱片除了78和33又3分之1转还有45和16又2/3转。45转的唱片通常用于灌录流行歌曲,每面一曲。当然也有少数录有古典小品的45转唱片。唱片制造商给45转唱片定义为 Extended Playing,缩写为“EP”。这个“延长”的概念是相对78转而言的,确认是否EP唱片有两个特征可寻,一是EP唱片的直径是7英寸(约180毫米),二是唱片的中心孔径为1.5英寸(约38毫米)16又2/3转的唱片问世,目的是希望在12寸的唱片上录制更多音乐。但由于转速太慢,音频信号记录密度很低,它的频率响应、动态范围、信噪比等指标均很不理想,虽然一度被用在语言教学中,最终还是很快被淘汰。80年代起,数码录音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模拟唱片是一个无情的挑战,尤其是90年代SACD的出现,使得数码系统在频宽、动态和静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有超越模拟系统之势。为了与SACD数码唱片抗衡,黑胶唱片制造商在不断提高刻纹技术的同时,把33.3的转速提高到45转,请注意,这时的45转唱片的定义已不是过去的“EP”,而是LP的极至规格,它的尺寸与33.3唱片完全相同,唱片轴孔径也与33.3唱片一样,唯一不同之处就是转速,唱片转速的提高与开盘录音机提高带速有着相同的目的,就是提高单位时间内记录密度,从而获得更高的声音品质,通过实际比较聆听,45转的黑胶唱片的确在频宽、动态和静噪各方面提高到空前的水准。近几年黑胶唱片厂家推出的复刻唱片,一张内容完全相同的唱片同时发行33又3分之1转和45转两个版本,不同的是45转版由4张唱片组成,每张唱片只录一面,反面是光板,据厂家说这样可保证有唱纹的一面平整性。尽管此举有商业行为之嫌,但音质的确有很大的提高,每当听了45转版后,总觉得33.3转的唱片似乎有点“营养不良”之感。<br/>&nbsp; &nbsp; 再谈尺寸。黑胶唱片尺寸有7英寸、8英寸、10英寸和12英寸,换算成公制单位分别是:177.8毫米、203.2毫米、254毫米和304.8毫米。7英寸唱片的中心孔径为38.20毫米(这个38.20毫米的中心孔径的唱片是专门为自动换片唱机设计的,普通唱机使用时需要给唱轴套上45转定位器 )、8英寸、10英寸和12英寸唱片的中心孔径都是7.24毫米。当然还有一些特株尺寸的唱片,我见过的超常规大唱片,是一张美国流行歌曲的唱片,它的直径有16英寸,也就是40.64厘米;有大就有小,1924年英国一家公司出品了一张英国国歌的唱片,其直径只有35毫米,还不足1.5英寸,限量发行250张。如今这张世界上最小的微型唱片已成为收藏家的追逐搜寻的宝贝,在少数博物馆里或许你能看到这件珍品。黑胶唱片的厚度一般在0.8-1.5毫米之间,为了提高刻纹深度和唱片的刚性,增加唱片厚度是一个好办法,因此唱片制造商将唱片的厚度提高到1.8至2毫米,极少数唱片制造商竟加到2.2毫米(美国MFSL的UHQR唱片就是2.2毫米厚,TELARC炮制的《1812》序曲,有德国压片140克的普通版DG-10041,也有日本JVC压片240克的超重量高品质的UHQR限量版DGQR-10041,我收藏此片的压片编号为2250(编号是水笔手书)。此碟只有看的份没有听的福,因为加农炮轰鸣时唱纹的纹矩超过了1毫米,是常规纹矩的5-6倍,肉眼可以非常清楚的看见S形的唱纹,如果您一定要以身试法,麻花般的唱纹定会让您“针毁机亡”。您一定想问我听过没有,说实话我是揪着心听过两三次,音量只有平时的1/3,炮声袭来仍然让人大呼过瘾,动态之大同版CD与其无法相提并论!黑胶唱片的厚度与唱片的重量成正比,经测量唱片的厚度值是唱片的重量值的百分之一,换句话说就是唱片的厚度为1.2毫米的唱片重120克,唱片的厚度.为1.4毫米的唱片重140克(这里指12英寸)其它不同厚度的唱片的重量以此类推。唱片的外缘最不起眼,不过它的作用不容忽视。唱片外缘的设计形式有几种,最普通的是直角倒边,另一种是半圆边,它的手感比直角倒边要好,但较滑手,取片时要小心,不慎滑落唱片最令人心痛。还有一种“火柴头”设计,所谓“火柴头”就是唱片外缘断面的形状非常象火柴头,操作时唱片与手的接触面较大,不易滑手。由于火柴头状的外缘形成一道圆滑过度的围坝,放唱时唱针落下后不会滑出唱片以外,这种安全的设计十分科学(见图- )。<br/>  谈谈材料。黑胶唱片使用的材料化学名称叫Vinyl (乙烯基),近几年发行的180-220克唱片所用的乙烯基的纯度更高,这对提高唱片音质有着积极意义。也有用特殊材料制作的唱片,比如用金属压制的唱片表面镀金,这样的唱片都是用作奖状或装饰,1941年美国的格伦·米拉乐团演奏的歌曲《卡达努加·秋·秋》灌录了唱片,仅仅几个月就售出100万张(在国外唱片销售达100万张即可获金唱片奖)。为此,美国无线电公司特别制作了一张镀金的金属唱片赠给格伦·米拉乐团。这是世界上第一张镀金唱片。 黑胶唱片放唱的过程中是有磨损的,只要我们系统的调整正确,磨损的程度是很小的,如果您还是不放心,特别喜欢的曲目再买一张备份吧。一辈子听不坏的唱片也有,这就是1977年8月20日,从美国肯尼迪宇航中心发射的“旅行者1号”太空船上所用的一张用特殊材料制作的喷金唱片,唱片内记录了地球上自然界的声响有35种,如风雨雷电、鸟鸣兽叫等等。唱片中还收录了人类60多种不同语言的问候语。唱片有四分之三录制了地球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共27首之多,其中有中国的古琴曲《流水》。这张唱片的使用寿命长达10亿年以上,是世界上最耐用最长寿的唱片。 <br/>&nbsp; &nbsp; 最后谈颜色。模拟唱片之所以我们习惯叫它黑胶唱片是因为其颜色常规为黑色,由于各厂家材料成分的差别,厚度的差别,在用灯光透视下观察,大多数为不透明的黑色,不过也有些呈现半透明的茶褐色。不过也有多彩的唱片制作,我国文革前后发行的唱片多数是用透明PVC塑料制作的,颜色红黄蓝绿都有。最近国内网站上出现一张西齐崇子的《梁祝》唱片,它既不是黑色,也不是彩色,而是透明无色的,唱片主人声称是水晶制作,从叫价2-3百元看当然不会是水晶制作,但这张唱片确为黑胶的收藏添加了乐趣。现在黑胶唱片使用的材料基本上还是乙烯基,用PVC制作的唱片很薄,虽然价格低廉但因音质较差早已退出历史舞台。颜色对音质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我们只要泛泛了解一下,不去过多的讨论。<br/><br/>黑胶唱片的装祯:<br/>&nbsp; &nbsp; 唱片的装祯包含唱片片芯、唱片内外套和说明书。<br/>&nbsp; &nbsp; 唱片的片芯上印有唱片的品牌和唱片系列与编号,还印有音乐内容、段落、放唱时间、演奏者、演唱者,还有录音年代、转速以及立体声/单声道的识别标记等,为使用者提供了唱片的主要信息。紧靠片芯外边缘还印有一些暗刻的文字和数字,这是刻版的专业数据,与使用者没有什么大的关系。有一种唱片的片芯是白纸,所示内容为水笔手写,这样的唱片是唱片正式生产前测试时压制的示范片,通常称之为“白板片”,白板片属非卖品,品质极高,数量奇少,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二手市场偶有交易,但价格高昂。同一版本的唱片其片芯有很多不同之处,这是因为发行年代不同之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头版、二版、再版的区别。版别有很深的学问可究,唱片的收藏最大的乐趣也在于此,如果您的收藏中有不同时期发行相同的版本,可以拿出来比较一下,它们不仅片芯不同,唱片厚度、唱纹的宽窄、深浅、排序也有所不同,声音当然也就会有所不同。比如英国DECCA公司发行的唱片就有英国DECCA黑宽标版、红宽标版、黑窄标版、紫窄标版、黑、红、兰、紫、橙、墨绿方标版;在美国、日本DECCA唱片以LONDON标志发行,同样有各种版别。DECCA唱片在德国大部分都是蓝底黑方标的再版,还有银底红蓝标的直刻板。荷兰版的DECCA唱片片芯部分与德国相同,还有一部分与美国相同。有关唱片版别知识,国外出有专门书籍,这本重达几公斤用铜板纸精印的唱片版别大全,收集了世界最著名的唱片品牌,图文并貌,是黑胶收藏的指南。唱片片芯中的品牌标志、图案和色彩属于VIS范畴(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这是唱片公司企划的课题,我们就无须多做深究。<br/>&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nbsp;(待续)<br/></td></tr></tbody></table>
发表于 2006-8-7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好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