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币 元
积分345
主题
回帖0
精华
阅读权限10
|
在外企中讨生活的人过了10多年的好日子。从90年代中期开始,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从设立驻华办事处到建立生产基地,到成立面向国内市场的销售公司,外企实实在在地在中国开枝散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之余,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开阔视野,尤其是先进的经营理念。直到今天,在外企工作,怎么看都还是一件体面的事情。相对丰厚的薪水和周全的福利,斯文得体的穿着打扮,舒适的工作环境,规范的管理制度,平和洋化的人文氛围都使外企的白领们有种无形的优越感。不是吗?我们比民工和非垄断国营职工有钱,比老板们有文化修养,虽然是夹心阶层,但生活质量不低。
然而,在这看似华丽的外衣里,在外国企业品牌光环的笼罩下,我看到的白领们身上却是命门密布,不堪一击。这其实是一个很脆弱的群体,但里面的人却对自身的脆弱性毫无感觉,对经济大环境变化可能会带来的毁灭性打击麻木不仁。重新复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写这篇文章的目的,生活不会永远只有网络与咖啡。
讲到员工,不得不先讲讲能力。外企员工无疑是高学历,高起点的,但论到实际工作能力,则还是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其中,我对日资企业最难以理解。我熟悉的两家世界500强日企都有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从来没碰过销售的人可以做销售部长,销售总监,不懂技术的人可以做技术部门的课长,甚至不是财务专业出身的人也可以做财务部的头,原因只有一个,这些人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可以跟日本人直接沟通,也更为日本人所信赖。但负面作用是什么呢?没有太多的人会对外行的领导心悦诚服吧?别说在他们带领下能做出多大成绩,能够把下属管理好已经是本事了。在日本公司,不懂日语而能够上升到公司较高层的人少之又少,因此也经常听到有能力的人不会呆在日本公司的说法。但是,中国对国际语言应用的普及程度毕竟还是太低了,当国际化迈入国门的时候,外语水平高的人能得到更多的机会,这也是正常,但外语水平与多数情况下所需要实际工作能力完全不相干。
在后天原因上,外资企业确实工作条件优越,特别是品牌知名度和财力支持下的丰富资源使员工的工作事半功倍,多数公司采取的经销制度也使员工们乐于安做经销商的"管理者"。与之相比,民营企业员工的工作条件就恶劣多了,公司名字没人知道,资源费用相当缺乏,就靠人的闯劲在第一线上跌爬滚打。我们经常看到外企员工出差办事是舒舒服服地坐的士,乘飞机,住高级酒店,预算很松动,而民营员工多数还是挤公交,卧铺大巴和火车,不省着花会被老板骂,商业场上的最基本吃苦耐劳与生存技能就是这样锻炼和比较出来的。一位数码相机公司的高层曾经向我抱怨过,招聘销售人员,在面试中问到如何达成销售目标时,大公司背景的面试者脱口而出的是要看公司能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似乎没有资源,他们就寸步难行了。不可否认,公司提供资源是重要的,但是不应该是唯一和最首要的因素,强调资源的重要性也就是间接地否定了自己能力所可以起到的作用吧。同样的,在以500强公司名字通报门户的时候,我们的心里是否隐约有一种优越感和踏实感呢?如果有,那是很可怕的,没有了公司名字作前缀,我们的名字就只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符号了。养尊处优的环境下多是温室的花朵,而在卑微中努力的往往会是强人,我相信员工与孩子同理。为咖啡而战与为盒饭而战的人的战斗力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外企员工尊重规则,重视流程,虽然这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在这一点上,轻视规范性的民营老板所带出的民企员工有着致命的缺陷。
说到民营企业的老板,很多不太敢招外企大公司分流出来的员工,待遇要求高,不能吃苦,成本意识差是他们的通病,国内公司是没那么厚家底来折腾的。而且,由于实力上的差别,民企与外企之间确实各方面的落差都很大,除非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安心长期屈居在一家民营企业的。但是如果有一天,经济大环境使大家被迫回到同一条起跑线上呢?在外企出来和在民企出来的人谁更有生存能力?难说。
在一份上海某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所提供的DDI与美国人员管理协会合作,对以跨国公司为主的中国雇员的留才状况调研的结果中看到,只有8%的中国员工有敬业投入,有61%的中国员工准备跳槽。
有一家老牌但已经在快速衰落的美国公司的中国员工就曾经经常被人以一首圈中流行诗调侃,"钱多事少离家近,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这真是打工仔的最高梦想了。还有一家日本公司在工作电脑监控中发现,不少员工在上班时间大量浏览股票相关的网页,或者是安装了股票分析软件,领导层不得不开展"严打"活动。也许,正是这种员工状态才昭示了一些企业的衰落气象。
我们不能否认企业文化对员工敬业精神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在外企尤其不缺乏这种洗脑培训。但是,中国这些年来的社会发展现状对其构成的影响完全不可忽视。二十多年来,中国始终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从中产生出很多机会,成就了不少神话,这一切都使人心态趋向浮躁。跨国企业的雇员们有比别人更多的机会被猎头追捧,被高薪诱惑,目睹经销商的富有,享受商务活动中的奢华。虽然在职业规划者的循循善诱下,心底也会勾画自己职业生涯的蓝图,但在现实中很快会发现,职途其实很短。在企业的金字塔上,越往上走路越窄,人越挤,而且基本没有进入顶层的希望。外企的总部多在北京或上海,如果不去北京,上海,那么职位很快就可以封顶。即使在北京与上海,努力的结果很多时候还是敌不过国籍身份。也许有不少公司也大力宣扬过本土化,但实际上我所看到的多数企业,即使曾经有过高层管理本土化的尝试,后来还是走回头路,高层,大公司的话甚至部门的关键人物还是外籍。因此在这个职场中,最终挤上去的只是极少部分人,滞留在中间不上不下的人会越来越多。走到中间怎么办呢?外企不是国营机关,没打算要给你养老。随着年资越来越长,薪酬越来越高,如果你不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话,那么你的性价比就大打折扣了,资本家们当然会算这数,可是,正因为在设计规范的跨国公司里,有多少人的地位会是不可替代的呢?大多数人都只是一个庞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罢了,而且下面的人也需要上面的人给他们腾出发展空间,领着低工资但又精力十足,好学进取的新丁们对活力不济的前辈们的收入和职位虎视眈眈,这也正符合老板们的需求。于是,在企业金字塔上,很多人会发现上到一半就无路可走了,而长期停留在中间的平台上又是不可能的事情,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出局。最可悲的是,走到这一步的人往往正是人到中年,家庭负担最重,精力开始走下坡,转换角色最难的时候,在这阶段,他们最依赖公司,最渴求稳定,但公司最不需要的正是这些人。我们也许看到日本即使放弃了终身雇佣制,但雇佣关系还是很稳定,随便一个日本男人都是在公司工作了2,30年,但是,这里是中国,是外商来逐利的国家而不是他们本土,外商投资就是一种候鸟经济,每一个中国雇员都只是过客,不是主人。在这种心理预期下,敬业精神只能成为一种可能,而不会是一种必然了。当然,中国的外商投资史还太短,我们还没有机会看到几个周期与循环,但我实实在在地亲眼看到不少外企员工临近40岁的惶恐与悲哀。
正因为这种心理预期以及所造成的敬业程度,也就引申出许多职业道德层面的问题。
在2002年前后,一家家喻户晓的大型欧美日化企业被披露出内部员工贪污成风的问题,其实这种情况在外企很普遍,只是涉及金额不一定那么大而已。这么多年我所见过听过的腐败现象层出不穷。早在1995年,一家当今在数码产品上非常强势的公司就曾经出现过三地负责人联手,与一家经销商合作,由经销商出面,他们则调动内部各种资源的合股形式,成为该部门产品的代理商。同样在90年代上半期,某著名OA产品部门的销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合作在外面成立一家该产品的销售公司兼维修中心,由于里应外合,业务做得蒸蒸日上。这两个真实案例的经典之处还在于,最后他们都被公司发现了,开除了,然后收编为正式经销商,后来都是不小的老板了。说实话,我对这例子里面的人还是比较欣赏的,这几个都是强人,有头脑,有胆识,对公司的危害性不算最大,也为自己找到了出路。但是,更多的是一些没出息的贪小便宜。在公司的广告费等市场费用上做文章,拿回扣算是比较大的勾当,与经销商同流合污,对给自己好处的经销商区别对待,给予一些政策上的特别优惠,从而引起市场的不公平竞争也是常见行为。据说一些负责内务的也一样有赚钱的方法,如租写字楼,选定一些内务供应商,如机票,货运公司,租车公司,文具公司等都能获得好处。我所见过最没出息的道德违规是一家主营影像产品的500强企业分公司的销售总监,满嘴的企业文化与仁义道德,但是却绝不放过一些诸如把家里电话费,停车月保费,油费,孩子读兴趣班的学费等费用变着名目报销,以及把公司车变成家人接送与购物用的专用车等蝇头小利。比较夸张的还有一家美国老牌企业,据说里面的员工个个都成精了,在前几年,一个小小的助理,工作两三年,也可以买房子了,当然,现在已经没戏了。上海一家500强中国总部的一个销售部门,一个职位半年里换了3个人,最短的那个不到一个月就走了,后来知道原因很相同,
他们都是多年经验磨成精的人,进公司很短的时间就把情况掌握了,知道这份工作是拿死工资,完全没有灰色地带可以运转,于是马上没有兴趣呆下去。
对于这些普遍性的腐败行为,难道外国老板们都熟视无睹吗?就我所知道的,有几种情况。有的会"严打",我曾经见过日本商工会发了一份通告给当地全体日企,某日资大型超市的市场部经理由于贪污问题被报案处理,建议所有日企不要再聘用该员工。也有的是秘密开除就算,连内部员工也不明示,以免流传出去影响公司形象,这种情况估计是大多数。当然还有一些外国老板由于各种原因对中国情况不熟悉,尤其是第一把手被充分授权,在中国只手遮天的情况下,什么事情都会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