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譚詠麟“你知我知”国际网络歌迷俱乐部

快捷导航
楼主: 风中劲草
收起左侧

[连载]黄霑博士学位论文——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非常精辟但很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23: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C)八八、九五——两个运动

1.中文歌运动

1988年,对香港流行曲界的影响,比89年的“六四”要大。那年,新上任的总经理俞琤公开宣布,商业二台在农历年一到,以后就只播中文歌曲;而且逢星期一推出“百份百原创日”。这是香港大众传播媒介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新献;当时引起了颇大回响,持正反意见的都有。综合各家言论,本文作者赞同文化研究人黄志淙所说:“每日从传媒听到的歌,绝大部份是中文歌”,并不等于“流行歌曲本地化”(26)。“量”也不等于“质”。但作为商台新总经理上任,这一招是漂亮的,着实大收宣传之效。而据该台节目总监在“香港作曲家及填词家协会”《会讯》1988年发表的《新一代的声浪》所展示的数据,在全播中文歌的初期,收听率跳升百份三十(27)。虽然,在朱耀伟的《音乐敢言•香港“中文歌运动”研究》引述后来在商台任职的词家周礼茂,有“数字不代表一定客观”的说法;但大事宣传之后,一段时期吸引多百份三十电台听众,并不是太困难的事。

商业二台的听众,即使跳升之后,仍然有限。不过,这运动和时机的配合,非常巧妙。八十年代末,香港经济上升轨迹依然,唱片行业本来就非常兴盛。红歌星如罗文等人,一年例有几张个人大碟面世,都很畅销。所以不容易分析音乐行业兴旺,是不是“中文歌运动”的影响。不过,有一个正面的事实,却的确应该归功“中文歌运动”。这运动因为将播放的空间扩大了,本来极少机会出现电台节目的“非主流音乐”,忽然多了播放率,于是生存空间开阔,呈现了生机。独立唱片公司东主兼创作人韦然就认为“对我们一群独立人士是个完完全全的生机”。香港人崇尚选择,认为这是自由的体现。另类音乐令乐迷多些选择,应该不失为好事。所以,在这方面,“中文歌运动”有其贡献。不过,此长彼消,大气上少了英文歌,也有影响,令听众耳朵,跳不出港台歌曲范围,长远来说,是自绝于高水平音乐,日久有功,会损港人耳福,破坏力不可小觑。

(26) 黄志淙:《创作风气应推崇》,《突破少年》132期(1989年11月1日),页44。
(27) 朱耀伟编着:《音乐敢言•香港“中文歌运动”研究》(香港:汇智出版,2001年),页26。


2.原创歌运动

1995 年,商台再接再厉,推出“原创歌运动”,这是完全不播放改编歌曲的抉择。影响更大。影响之一是令唱片公司减少改编外国歌曲。其二,是为本地创作人开拓了更大空间。至少,表面上的确如此。但试行了一两年时间之后,坏影响渐渐浮现。唱片公司本来就已经明白不能长期改编外国歌。不过,改编外国歌曲其实有各种不同好处,一是歌的品质有起码保证。二是跨国公司可以保护自己属下出版歌曲充份使用。三是珠玉在前供仿效,制作比较容易。但改编歌太多,本地创作人作品没有出路,对整个行业发展自然是不健康和负面的。

可是,需求忽然增加,求过于供,水平就会低降。香港市场狭小,创作人才本来就不多,市面上忽然每年需要,多于平时一两倍,歌曲水准自然难以保持。其实,创作是不需要鼓励的。有创作天赋的人,自然有不能遏止的创作冲动,非满足了之后不会停下来。作品量多,很可能,质就降低。在短期效果看,市场需要,忽然激增,创作人自然收入顿升。但作品多了而水平下降,时日一长,就会变成恶性循环,令顾客停止享用不够水平产品。以今天的香港市场状况,回顾当天,本文作者敢说,95、96 年商台的“原创歌运动”,颇有椻苗助长之嫌,后果接近“好心作坏事”。

虽然,香港流行音乐的衰落,原因很多,但商业电台的“原创歌运动”,在没有好好的配合香港现实条件而骤然推出,却是香港流行音乐曲盛而衰的一个转折点,令1997年后,香港乐坛和唱片工业一蹶不振,而且似乎前景看不见有什么复苏迹象。


(D)九七的转折

1997年,是香港历史极重要的一年。是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结束了一百五十六年的英国殖民统治,成为“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鸦片战争遗留下来丧权辱国的耻辱,自此从中国人的心底抹掉。

新组成的特区政府,在香港举行了一连串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很多直接和香港流行音乐有关。不是演唱港产歌曲,便是由流行音乐歌星担任演出嘉宾。而代表政府正式统筹庆祝活动的“香港各界庆祝回归委员会”,更特别委约香港流行音乐人创作回归主题曲。委约活动,香港市民视为理所当然,绝无异议。其实正显示香港流行音乐在社会上的代表性地位已经官民一致,无论阶层都已经一律接受。

这也不是刚组成的特区政府故意缔造亲民形象,六月三十日回归前夕,港英政府举行的英方降旗告别仪式,主持的两位司仪其中一位,正是主唱《上海滩》的著名流行曲歌星叶丽仪。流行音乐人地位如何,真是不言而喻。但尽管这时,香港流行音乐表面上好像领尽风骚,风光之极,骨子里,却正在向下坡路直冲,而且一发不可收拾。香港乐坛,自此盛极而衰,每况愈下。而疲不能兴的局面,正是在一九九七年显露的。


1.九七前的兴旺

(a) 经济繁荣,消费高涨

1984年,中英发表了《联合声明》之后,双方争拗无日无之,令香港人困扰极大。英国殖民地政府在 1984年起,进一步发展代议政制,改革立法局,1991年香港举行了开埠以来第一次立法局直选。而香港最后一任殖民地总督彭定康(Chris Patten),1992年到任后提出一连串政改方案,这种种英方“去殖民地化”(decolonization)的部署,引起中方大力反对和猜疑,令香港过渡期间纷争不止,最后要另起炉灶,成立“临时立法局”(28)。

不过,政治上的风起云涌,虽然令经济上出现种种波动,也令数十万香港人移民英、美、加、澳等地,可是整体经济,却仍然维持繁荣,不停增长。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为香港带来的利益,不但带动了香港的转口贸易,也改变了香港的生产结构。1996年的香港,根据当时财政司曾荫权的说法,是“世界第三大银行中心,第七大股票市场,外汇成交量为世界第五位,也是全球五大最繁忙证劵市场之一,四大黄金市场之一,和亚洲最大的资金市场(29)。”香港港口货柜吞吐量雄踞世界第一,机场客运和货运量也名列世界前茅(30)。虽然,贫富悬殊加剧,但“富有富奢侈,穷有穷消费”。消费力高强,是香港九七前的普遍现象。

香港人,特别是年轻人,越来越重视“名牌”,人人追求“美感”和“感性”的物质消费(31)。香港变成二十四小时运作的不夜天城市,夜生活热闹之极。此外,多家连锁店及大商场崛起,改变了以往的零售消费文化。香港成为远近来客购物的中心。“港式生活”影响深远,成为其它华人社会模仿对象,代表了现代化,富裕,肯消费而讲究的生活要求。而音乐市场,亦随着香港市面繁荣,越来越兴旺,听演唱会,到卡拉OK唱歌,变成了港人的经常活动。

唱片市场的产量,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香港分会的数据,到1995年的音乐光盘年产1,700万张,零售值是十八亿港元。到1996年更升至1,800万张。香港唱片的销售,已遍及全球,虽然在欧、美、澳洲,仍然只是局限在华人地区,但确实已无远弗届,成为香港普及文化非常重要的成员,极具代表性(32)。

(28) 谢均才:《历史视野下的香港社会》,载谢均才编:《我们的地方,我们的时间》(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页17-18。
(29) 曾荫权:《香港1997经济展望:1997-1998 财政预算案演词全文》,1997年2月27日。
[http://www.info.gov.hk/fb/bdgt97/chi/cprelude.htm].
(30) 同注(28),页18-19。
(31) 张月爱、章嘉雯:《透视香港年轻人的消费文化》,载吴俊雄、张志伟编:《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472-475。
(32) 黄霑:《流行曲与香港文化》,载冼玉仪编:《香港文化与社会》(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5年),页167-168。


(b) 天王天后,歌神校长

香港流行音乐,自从70年代中期现代粤语流行曲的兴起,真正找到了自己的本土声音和面貌。但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虽然也算人才济济,创作繁荣,可是流行音乐,最要求新异,一旦歌迷注意力转移,而没有新潮流及时而起,市场就会萎缩,证诸中外古今,都未有例外。到了90年代初期,香港流行乐坛,已经出现疲态。疲态的其中一大原因,是几位红人,几乎同时宣布离开舞台。先是被封歌神的许冠杰退休,不再在歌坛叱咤。他在几年前患过“高山症”,幸好痊愈,无心恋战是人之常情。他后期的唱片,也销路大不如前,及时退隐,在歌迷心中保持美好印象,亦是理智兼聪明的行动。于是1992年40场的“红馆”演唱会,见证了“歌神”许冠杰荣休,香港流行音乐界,少了一员主将。加上90年,张国荣有封咪行动,其后,92年梅艳芳也告别舞台,两三年之内,几位大红人相继退出江湖,香港乐坛,就剩下了一位“校长”谭咏麟和叶蒨文、林忆莲、周慧敏、陈慧娴等几位女歌星在支撑。于是台湾的张洪量、庾澄庆、伍思凯开始走红,连本来只算是“另类地下音乐”,绝少在传媒出现的“庙街歌王”尹光(33),也一年之内,“红馆”开了三次个人演唱会。

空间出现,“香港电台”把张学友、刘德华、黎明和郭富城拉在一起,封了他们做“四大天王”救市。传媒乘机大事吹捧,倒也掀起了五六年的热潮。而其中歌唱最具实力,歌艺特佳的张学友,1993年的唱片,销路达300余万张,尽破东南亚纪录。令他成为世界十大畅销歌星的唯一亚洲歌手(34)。刘德华也成绩甚佳,一个人累积了60张白金唱片(35),而歌迷会遍及全球,更为香港流行音乐会,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91年,罗大佑空降香港,伙拍林夕,创设“音乐工厂”,《皇后大道东》一鸣惊人。北京的王菲,一曲潘源良词的《容易受伤的女人》红极一时,为香港带来了乐坛新气象。跟着台湾的“滚石”唱片也此地设公司,一时各方英雄荟萃汇聚,本来开始像强弩之末的香港流行音乐,注入了强心针,销路依然强劲。但隐伏在繁荣现象之下的种种不利因素,亦越积越强,到香港经济由强转弱,马上兵败如山倒,唱片市场溃不成军,即使陈奕迅、杨千桦、苏永康、郑秀文、卢巧音、许志安、李克勤等歌星日渐成熟,也挽回不了香港乐坛的衰败。

冰冻三尺,自非一日之寒。过去十多年的兴旺,令香港乐坛形成了一大堆劣习。在营利年年上升的时候,不思改进,一旦四面楚歌,完全手足无措。

(33) 所谓“庙街歌王”是指尹光的盒带,只在低下阶层聚集的油麻地“庙街”才有出售。尹光初习粤曲,所唱粤语流行曲,多为迎合小市民口味的谐曲,歌路与郑君棉、郑锦昌相近。以《铁窗红泪》流传较广。
(34) Jeff Yang, Dina Can, Terry Hong & The Staff of A. Magazine: “Eastern Standard Time - A guide to Asian Influence on American Culture” (New York: Mariner Books, 1997), P.254-256.
(35) 同注(34),页256。


2.九七后的衰败

1997是香港历史的分水岭,也是令香港流行音乐界震惊的年份。是年,本来产量和销售额年年上升的唱片业,忽然轨迹转向,直线急降。比 1995 年,零售值少了五亿港元。再过一年,到1998,更只余 9.16亿,和 1995年比,一半还不到。

香港唱片产量及零售总值:
年份 产量 零售值(港元)
1995 17,003,800 18.53 亿
1996 18,001,300 16.91 亿
1997 15,000,000 13.53 亿
1998 10,000,000 9.16 亿
资料来源:IFPI

1997年,有十张唱片,销情惨淡,每张销量在一千张之下。很多歌手,刚刚入行,出完唱片就在行业里消失,被唱片公司解约。


(a) 两岸开放,各有主张

香港流行音乐能在海峡两岸畅销,最大原因拜香港的自由之赐。80年代之前,香港是两岸三地最开放的,台湾不及,中国内陆更不及。然后随着台湾开放,大陆开放,三地自由差距,越来越少,香港歌曲的吃香程度便相应减少。两岸并不是不再听港歌,而是有更多选择。好的买,不好的就不再眷顾。从前动辄三四十万张的销售额,变得凤毛麟角,只有真正歌艺胜人一筹如张学友、叶蒨文、林忆莲、林子祥等人的作品,才会在台湾有较佳成绩;而且即使是这几位实力歌手,也只能出售国语唱片,粤语歌再无市场。此长彼消,外地市场,风光不再,总销路大大下降的影响,日甚一日,就连制作成本都要受限制。

本来依附着电影和电视的香港歌曲,也因为香港电影不景,香港电视剧水平下降而顿失所依。1992 年左右,还有《黄飞鸿》等电影在台湾卖座,令电影原声带畅销,但畅销受惠的,只是个别乐人。香港音乐已和台湾口味越来越有差距。加上台湾的大唱片公司纷纷在香港设立分公司分惠香港本土市场。出口与入口开始拉近,香港音乐市场就营利日薄了。

大陆的情况亦如出一辙。经过十多年的开放,广州已经变成了中国流行音乐重镇,毛宁、杨钰莹、李春波等人的歌曲,得了地利,销量与受欢迎的程度已经超越港星。而反向输出亦已开始,内地作曲家李海鹰的《弯弯的月亮》被吕方改成粤语歌,在香港播放。大市场变成竞争者,香港音乐,前景自然黯淡。

香港唱片公司,在跨国音乐集团组织里,是进军中国大陆的好跳板。1991年,香港“百代”公司率先和国内歌手解晓东及毛阿敏等签约,到1993,“新力”(Sony),华纳(WEA)及BMG等已在北京及上海设立办事处。但这些公司多年的努力,似乎都未能获利(36)。所以,虽然据《中国经济时报》估计,1997年中国音像市场已接近三百亿元人民币(37),香港却未能从中占得什么。中国市场虽然庞大,但中国的商业运作,和别地极有不同,外地商管人员不明要窍,往往束手无策。而且内地唱片因为市场庞大,经营手法落后,放账,退货,回款,都问题很大,而且极难控制(38)。因此即使本地有国家支持的音像公司,经营也面对不少困难,更不要说对中国一知半解的跨国公司了。

本来,海峡两岸的本土认知从来就各有不同,到分歧太大,听众就会干脆拒听不合口味的外来作品,而趋向有共鸣的本土歌曲。何况,经过多年发展,海峡面岸的音乐已经和香港的水平拉近,有时还超越了香港。像中国,摇滚乐已创出自己的特别风格(39),台湾作曲录音编乐水平,亦过香港而无不及。香港流行乐再要输出,就不容易开拓市场,重现当年盛况了。

(36) 资料据本文作者访问来港唱片公司高层,但他们对数据都不肯公开,欲言又止,似乎在中国运作,有不少难言之忍。
(37) 据冯应谦:《跨国音乐工业的中国本土化》,载《传媒透视》杂志(香港:香港电台,2002)年九月号,页2-3。
(38) 《广州“音乐人”发布记者讨论会》录音本(1996年)。
(39) 邱礼涛:《摇滚中国乐势力》一文(1994年12月),评十二月十七夜“红馆”中国乐手音乐会,就有“当晚窦唯、张楚、何勇及唐朝乐队的演出,实叫人激赏”的话。见邱著《大摇大摆》(香港:进一步多媒体,1997年),页61。

(b) 行业短视,翻版猖狂

香港人灵活机动,应变奇速。不过,却往往短视,只重目前,不顾长远。90年代,唱片市场已经难复当年盛况。梅艳芳一张《坏女孩》,张国荣的《无心睡眠》,谭咏麟的《爱情陷阱》甫上市就售出四十万张的好景,只存回忆。一般新人,上市能有5,000 张已算成绩不差,为求营利保持,销量不跌,唱片公司纷纷“吃老本”,推出旧日金曲作集锦唱片来保住市场。这种销售藏库旧目录(Back Catalogue)的方法,不错可以苟延残喘,一时之间可以继续生存,但长期没有新作品出现,市场自然萎缩,久而久之,歌迷就会不满和排斥(40)。

暂时解决了生存问题,如果这时改弦易辙,把眼光放远些,也许香港音乐文化的延续,会因此改观。但香港人只顾目前的习惯已根深蒂固,所以唱片公司仍然不着重训练人才,只肯现买现卖。无论歌手,创作人和制作人员都全不培训,新人入行之后,只有一两个机会。一次不行,两次不成,马上弃如秋扇,不再闻问。写词人入行开始越来越少,作曲人更不用论。八十年代,仍然会在两三年间,便有一批水平不差的新血词家入行,但到了九十年代,只有黄伟文一人,冒出头来(41)。

而90年代,CD唱片冒起,起初因为是新科技产品,所以售价不廉宜,大约每张过百港元。但唱片公司在CD制作价钱下降之后,仍然坚持售价不减,来谋取暴利,于是,翻版商便如狼似虎的进入市场。在1999年6月12日《明报》的“港闻”版报导,有这样的描述:

“没有店铺卖正版唱片的旺角西洋菜街,已被盗版街铺及小贩占据,记者昨晚巡视该处六间盗版唱片地铺,看到的是人来人往。入内走一转的市民,手上总拿着三张或以上的盗版碟出门,与卖正版商店的门堪罗雀差距甚大。盗版碟的销售情况与正版商相近,愈新鲜的唱片销量便愈好,而盗版商为争取客户,故在正版唱片推出的同日,便会有盗版货出炉,几乎可说是同步推出。”

盗版 CD,价钱最多不过正版的五份一。而实际质素和正版分别不大。因此除了法律和道德上的理由之外,消费者不买正版的诱因太大。而且,音乐作品创意重复,乐迷买碟珍藏的越来越少。传媒如商业电台又大事谴责改编歌曲,终于五大国际公司连手,公开透过IFPI总裁警告,如果翻版问题不获改善,就会把亚洲总部从香港撤走。

但禁翻版,要海关出力,甚至警方加入协助。港府回归之后,太多事兼顾,自然不会太着力。加以东南亚一带,根本翻版工厂,成行成市,中国大陆,正版只有市场百份之五。其它百份九十五尽是翻版,台湾则正版只是翻版的四分一。即使香港海关与警方连手,禁绝了香港本地的翻版,海外进入的,也一定不少。

(40) 陆少康:《谁谋杀了香港音乐?》,载1997年4月24日《东周刊》253期,页86。
(41) 黄志华:《九十年代的终结》,载2000年1月2日《明报》“星期日影视”版。


(c) 科技发达,水平低降

90年代计算机技术,突发猛进,令全球音乐行业改写了规矩。起初,在70年代,价钱廉宜的电子组合器(synthesiser)MiniMoog出现令音乐行业注意力集中在键盘之上。然后可以一起演奏五个音符的复调(polyphonic)软件出现,鼓机(drum machine)又在80年代日新月异,令一组复杂的节奏,按钮即成。跟着再出现序列发生器(sequencer),复有简称为midi的(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软件面世,于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曲家。Midi软件,可以把任何种类的声音,转变成可回放的讯号,一旦储存计算机记忆系统,日后即可以随时捡出来使用。任何作曲的元素,例如旋律程序,乐句,节奏组合,变化,或者歌声,都可任意检出,和其它声音讯号作出种种不同组合。这等于说,任何可以按动电脑(computer)键盘的,都可以成为作曲人(42)。

这等于音乐民主化。作曲再不是一小撮有天赋或是受过严格音乐训练的人才可以尝试的专利玩意。但这种横向发展有好处,也有缺点,科技机器令作曲人增多,却没有令水平提高,反而,很多时候,令水平下降(43)。

好像最新的“自动调音”(Autotune)软件,就可以透过计算机,把音高不准的走音(out-of-tune)歌声调校正确高度。于是,不少新秀歌星就变得倚赖机器,不下苦功,不作音准训练(pitch-training)和耳朵训练(ear training)了。

录像技术发达,令“音乐视像”(Music Video)流行。“音乐视像”本来是宣传流行歌曲的功具,歌星把歌曲拍成影像,送电视台播映,来宣传歌曲。后来倒果为因,反客为主,“音乐视像”变成节目。这些音乐视像的流行,助长了流行音乐由听觉媒体发展成为视觉媒体。到了90年代后期,歌曲包装改变,声音不再重要,歌星形象,音乐视像吸引,才是制作人着力点。视觉重要性,驾凌一切。音乐变成用眼睛来看的文化产品。难怪香港流行音乐资深人士李进激动地说:“音乐并非眼睛看的!(44)”。而美国学者Allan Bloom也在他的名著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里大骂music video,是“精神自慰”(spiritual masturbation)。

太多机器辅助,又重点由听转视,香港流行歌曲再没有美丽的旋律,优美和谐的和声和舒服的配器,只有枪耳(catchy)的花招(gimmick)。既不耐听又难记忆,完全失去了70至80年代香港流行歌的特点。而因为竞争剧烈,歌曲的寿命,也相继缩短。以前,一首大家欢迎的歌,会流行三至六个月。到90年代中叶之后,一首歌,可以三四个星期仍然播放,已算是大热(Top Hit)(45)了。水平下降,歌寿不长,香港流行音乐败象已经完全出现,欲救无从。

(42) David Sanjek, “Don’t Have to DJ No More: Sampling And the ‘Autonomous’ Creator”, 载C. Lee Harrington及Denise D. Bielby编:“Popular Culture –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Malden and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0) P.244.
(43) 见Zwerin, Mike, “The Democratization of Music”,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22 Dec. 1999, P.9.
(44) 见《明报》记者陈宝明、杨敏丽访问李进,2002年8月19日A8版。
(45) 赵来发:《交棒给谁》,载《明报》2002年1月21日《时代》副刊。


(d) 社会老化,歌迷年轻

香港人口急剧老化。出生率在1971年是3.46,到1981年已下降至1.93,到1991年再下降到 1.23。按人口学者的看法,每对夫妇要生育2.1位小孩才能保持人口的“替补水平”(replacement level)。香港的生育率从80年化开始已经低于这替补水平了(46)。根据一般唱片公司高层人士的看法,香港人年逾25岁就开始减少买唱片,年逾30就连听音乐都少了(47)。香港流行音乐,在70年代中到80年代,听众年龄层面极阔,但到了90年代,就开始失去了大部份中年以上听众。买唱片的歌迷,也有越来越年轻的趋势。香港语文水平低降,是近年全港各界人士普遍察觉到的问题。年轻歌迷语文水平不高,对歌词的挑剔自然不多,因此歌词的水平,除创意重复之外,交字亦很多不通之处。香港报章上的劣评,几乎读之不尽。《明报》郭缱澄在《影视监察力》有这样的一段话:

“成熟的乐迷,宁愿继续沉迷老歌,也不愿买欠质素的新歌。为迁就少年乐迷,音乐创作人走向单纯化的路线,在音乐上及歌词内容上,都难以令思想成熟的乐迷产生共鸣。”(48)

年轻歌迷口味,自然和成熟歌迷不一样。这一代的年轻人,习惯奇特,喜欢听多字的歌。认为歌词写得密,才可以表达意思。因此在 90 年代后期流行的歌,旋律音调繁促,用音之多之密,几乎令唱歌的人无法转一口气。这新习惯与上一辈的歌迷太不相同,于是乐迷两极化的鸿沟,深不可越。成熟歌迷,完全不再听现在的流行曲。本文作者为了研究这一段时期的香港流行歌,曾屡次迫自己听上榜歌曲,但过程辛苦,只觉惨不忍听,难怪谭咏麟在担任98年度两个颁奖礼金曲评选后,说上年挑选出来成绩较佳的歌曲五十首,其中三份之一“不堪入耳”,令他觉得“现象实在恐怖。(49)”。

(46) 古学斌:《香港人口与香港人》,载谢均才编:《我们的地方,我们的时间——香港社会新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页52。
(47) 据本文作者访问WEA董事总经理陈志光资料。
(48)《明报》“影视信息版”,2002年7月15日。
(49) 《明报》“影视监察”版,1999年1月20日。


(e) 别人文化,港曲无光

“Rap, Hip Hop, Euro Pop, Contemporary Rock, Heavy Metal, Techno等等不同的欧美流行曲潮流,对亚洲人来说,不过是听来玩的。我们没有欧洲人和美国人的背景。对他们来说,是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文化,但对我们,不过是外面传过来的娱乐。”香港青年作曲人雷颂德说。(50)

香港音乐人怎样跟随,怎样学这些外来普及音乐文化,都已隔一层。移植别人文化,几乎一定会有这样的效果。流行音乐,本来就是欧美产品,但来到中国,由上海开始,都实在经过个“华化”的过程。到香港的现代粤语流行曲兴起,虽然仍然不断吸收外国流行歌曲的技巧,但“港化”的消化过程,令歌曲有种外来文化所无的独特本土风格。没有了这种本土风格,听众的共鸣就会相应减弱。90年代的歌曲,有一部份刻意模仿,而消化不良,效果变成不伦不类,本来有性格的港歌,开始变得性格含糊不清。

而此消彼长,香港流行曲从前的海外市场,纷纷有本土音乐兴起。这些音乐,也多受欧美潮流影响,却又有当地的本土风格,因此更受欢迎,促成当地青年歌迷对香港流行曲兴趣日淡。从前香港和这些海外市场如马来西亚、泰国、台湾比较,香港接收外来讯息较快较多,因此有文化上兼收并蓄,紧贴潮流的优势,但现在全球通讯网络进步,信息已经流传得畅通无阻,香港在这方面的优势尽失,港曲的光芒,就再没有从前显眼。

(50) 本文作者访问雷颂德。


(f) 注重包装,不务正业

香港市场狭小,而传媒费用高昂。据作曲家及音乐学者梁宝耳,在《香港的流行音乐》引述一位业内人士的说法“假如一张唱片的制作费用,包括编曲、录音,印片等开支成本是五十万元的话,广告费至少要支出一百万元;如果要卖电视广告,宣传费则更多。(51)”按本文作者收集的资料,到90年代最后的两三年,每张唱片的一般制作费在50至70万港元左右。而宣传费通常为三倍。因此即使天王巨星,也往往要和商品或广告户挂钩。资深音乐制作人邓洁明,在由“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香港基督徒学会”,《时代论坛周报》,《突破杂志》合办的“香港人系列”座谈会中发言:“目下最新趋势,是让歌手与商品挂钩。当红的歌手都要拍广告。我们看见黎明‘笨猪跳’,滑雪,郭富城与Gigi握手,张学友在广告里手执电话向父亲报信(52)。”几乎没有一位歌星可以逃避这种“不务正业”的工作。

但事实上,市场又很接受这种方式。邓洁明指出“与广告挂钩的歌曲每能因为广告的洗脑作用成为大热。这种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促使唱片公司把原来放在制作唱片上的努力都转移到找广告商赞助去了。”

这和商品挂钩的运作,大概在1991年开始。当时的“万宝路”香烟(Marlboro)受香港法例所限,广告在90年后再不能出现电子传媒,于是广告费改转方向,与唱片公司合作制成Marlboro Red Hot Hits 唱片,单是MTV音乐视像制作,费用已达数百万港元。结果唱片十分畅销,歌星声势因广告播放频率极密而水涨船高,变成红透半边天巨星,唱片公司营利增加,而广告赞助商亦大收宣传之效,变成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自此之后,影响到唱片公司,开始担当歌星经理人角色;收取歌星其它影视活动酬劳佣金,来帮补唱片市场下降的收入。歌星因为其它活动比唱歌正业活动频繁,于是花在唱歌的时间减少,录音时间往往要在每日宣传活动的频密行程中挤抽出来,水平因此不但没有上升,而且日渐下降。

(51) 梁宝耳:《香港的流行音乐》,载朱瑞冰编:《香港音乐发展概论》(香港:三联书店,1999年),页374。
(52) 《明报》1998年6月15日。


(g) 产品单一,乏善足陈

1997年本是唱片业二十年来市道最差的一年。但随着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市道更进一步收缩至全年销售额只有6亿港元左右。和1995年的18亿比,只剩回三份之一。

产品单一,乏善足陈,几乎是业界中人都时常挂在口边的评语。如乐评人冯礼慈说:“有识之士都倾向责备乐坛的单一化。(53)”Music Nation公司的董事兼行政总裁李进就认为除经济不景,盗版之外,“最大问题是音乐欠缺创意。(54)”,台湾“滚石”唱片的驻港总经理陆少康也认为“香港音乐市场一直萎缩,无新东西(音乐)出现。(55)”

本来,进入 90 年代,电子传媒发展得颇快。但卫星电视,新城电台,有线电视的兴起,却没有帮助香港音乐。大部份电子传媒,开始流行清谈节目。为了支持剩下的传媒电台和电视台,唱片公司积极为颁奖礼度身订造歌曲,所以颁奖文化的兴起,从另一角度看,实际上局限了本地歌曲的多元创作。

90 年代中,连一向是香港流行曲主流的情歌都开始变得千曲一式,十居其九在诉说分手和失恋的惨情。所谓“冧歌”,几乎绝迹(56)。而且因为卡拉OK的重要,令唱市业极力迁就,歌变成要来自娱和发泄的作品,而不是要来听和欣赏的优雅美丽创作。很少歌曲,值得回味,唱片公司,变成推广公司(promotion company),因此香港流行音乐市场,一时没有复苏的前景在望。

(53) 同注(52)。
(54)《明报》2002年8月19日,A8版。
(55) 1997年4月24日《东周刊》,页86。
(56) 本文作者访问雷颂德所得资料。


(E)结 语

香港流行音乐,到了《滔滔两岸潮》的十多年,由极盛一下子滑落至极差,令人婉惜。其中成因复杂;有些是大势使然。像香港因为历史上遗留下的现实,使这南方小岛,变成中国海峡两岸自由表达的领导者。一旦两岸相继开放,各方有自己的表述,香港这方面的优势就消失。另一方面,繁盛也令香港流行音乐界自大骄矜,不思改进,结果一旦经济下滑,消费不再,就难挽狂澜,正如《沧海一声笑》歌词所说:“豪情还剩一襟晚照”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23: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六 章
结 论


虽然,正如威廉士所说:“文化本是浑闲事”。生活的积累、沉淀与升华,透过时间的过滤,不知不觉,就蜕变成文化。但文化研究,却从来不是单一的学科,涉及的不同学问太广泛。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等,几乎都有关连。在博士课程短短几年中,把香港流行音乐的种种元素,逐一作详细分析,是件本文作者知识,学养,精力都不逮的事,因此只能作个概括的研究,未能十分深入。

好像,几出和流行歌曲关系颇密切的舞台音乐剧,如潘廸华的《白娘娘》,罗文的《白蛇传》,《柳毅传书》,张学友的《雪狼湖》都未有触及。流行曲歌迷的分析,也只是采取现成的文字数据,稍加访问印证,而没有作详细的深入调查。又如旋律分析,因为难找出一套公认的标准,所以只能笼统而简略地用一些比较普通的分析方法,拿两三首歌曲研究。这都是本文的缺失,令作者汗颜。希望后来人可以用更严密的方法,来弥补作者这方面的不足。至于此地音乐工业运作,如唱片公司高层和传媒个别人士有过份密切的交往,酬酢频密,是否会影响流行榜上排位的问题,本文作者虽然在访问的时候,察觉了不少蛛丝马迹,但却因为难以作实在的查证,故此在执笔时,决定不加讨论。

另外,九十年代词人多了一批同性恋人士进入行列,作者有理由相信,香港流行曲词词风突变,与此有关。但作者没有足够的心理学训练,来作这方面的分析,所以唯有不触及这个问题。

本文很多地方,都是作者的主观论调。不过,主观的基础,是客观的事实和数据。本文作者由1953年左右就开始参与香港流行音乐的制作。可说亲身经历了各时期的转变。眼看香港音乐由盛而衰,心情沉重;希望这篇缺失仍多的论文,可以抛砖引玉,令香港流行音乐从了解自己开始,探索到可以向前的路径。


(A)一代一声音

本来,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声音,唐诗宋词元曲清剧,民国时代曲到香港流行音乐,能广泛流传,受到当时的人欣赏传诵,必然因为这些声音,触动了时人心弦,引起了并鸣,而且获得广泛回响。

香港流行曲是个异数。因为历史遗留的现实,地理环境的配合,经济条件的繁荣,政治因素的因缘际会,和人才的巧合汇聚,滋生了这种揉合中西音乐元素,承先启后的现代声音。香港的普及文化,如电影、电视,及时地扶掖了港歌的兴起与传播,令其影响力遍及地球远方角落,创造了划时代的普及文化高峰。

可惜的是时代过去,声音会随时间湮没,除了存在人们的记忆和几张尘封的唱片里,下一代未必再有人惹起共鸣了。

刘靖之教授在“香港中乐团”2003年3月主办的“探讨中国音乐在现代生存环境及发展”座谈会上答问说:“香港的领导地位,经济的,人文的,音乐也随之而升降。影响无远弗届与影响微乎其微,与香港整体有关。(1)”谈的虽是中国音乐,但挪用过来描述香港流行音乐,也十分适当。香港将来流行音乐如何,要看香港整体。整体升,就有复苏机会,否则,机会就少了。

香港回归中国,虽说是“特别行政区”,实际上已成中国的另一城市,港人的独特个性已经逐渐消失。以后只能变成“大中华”队伍的一员,偶然独唱,也会是大合唱中的单一环节而已。

(1) 据本文作者当日现场笔记。


(B)普通话市场

香港流行曲,用的演唱语言是方言粤语,这个特色,令香港流行曲,有了独特性格,却也严重地规限了其发展。虽然以前有过香港粤语流行曲在“非粤语地区”流行过的纪录。但那到底是一个畸形和不合常理的现象,时候一长,好奇一过,这种不合理情况就会消灭。

粤语只是方言,一出粤语地区如两广,就难以和全国各地的同胞沟通。在从前日子,大陆封闭而香港独旺,促成粤语文化在全球华人社会活跃。但随着中国继续开放,香港完全失去从前优势。

社会学者更斯(Herbert Gans)认为,无论精英或普及文化作者,创作过程都是面对某些观众的。换言之,以享用作品的人作为创作对象。更斯在70年代提出“口味文化”(taste culture)的概念,认为文化必须表达观众阶层特有的价值取向与审美标准(2)。

一切迹象显示,只有能够再度进入中国的普通话市场,香港流行音乐才可以再有起色。而香港流行音乐人,在能够充份把握大陆同胞特有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之前,希望在中国大陆再度吸引同胞只是妄想而已。今天不少香港现役流行音乐人,连用普通话沟通的基本技巧,都未能充份掌握,更遑论灵巧活用在创作中了。

至于粤语流行曲没落的趋势,限于环境,已难望再有奇迹出现。也许粤语流行曲不会完全消失,有两广和新、马等地区的广府话人士支持,可能仍然保留着一定程度的存在。就像台湾厉行国语教育多年,台语闽南方言仍然兴旺一样。又或者,像一切普及文化,经过时间冲洗,会进入殿堂,成为古董式的“精英文化”,就像粤剧,在高级文化场所,变成中国曲艺来演出。

本文作者执笔的时候,时常翻听这数十年的港产音乐声音,感觉有时如在昨日,有时却也恍如隔世。也许,能在这几十年,亲逢其会,作为听众,作为作者,作为研究人,投入其中,已算有幸。正像罗文1978年唱的《强人》结句一样:
“莫记此中得失,
不记恨爱相缠,
只记共你当年,
曾经相识过!”

(2) 蔡宝琼:《香港文化现象》,载冼玉仪编:《香港文化与社会》(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5年),页54-55。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23: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 附 录 》


(A)歌 谱

1、骑马到松江(国)
曲:金流(刘如曾)
词:三敏
唱:白云

(歌词欠奉)


2、桃李争春(国)
曲:陈歌辛
词:李隽青
唱:白光
1939年上海国语电影《桃李争春》插曲

窗外海连天 窗内春如海
人儿带醉态 你醉了吗?
你醉的是甜甜蜜蜜的酒
我醉的是你翩翩的风采

深情比酒浓 你为什么不了解?
美意比酒甜 你为什么不理睬?
我是真爱你 随便你爱我不爱
只要我爱你 不管你爱我不爱

台上乐喧天 台下春如海
人儿带狂态 你听呀
醉人的是软绵绵的歌声
醉人的是昏沉沉的灯采

男的兴欲飞 他舞步真轻快
女的貌如花 他春色横眉黛
但得眼前乐 随便他真爱假爱
只要有金钱 哪管他真爱假爱


3、小小洞房(国)
曲:陈昌寿(陈歌辛)
词:吴祖光
唱:周璇
1949年上海国语电影《莫负青春》插曲

小小洞房灯明亮
手扶栏杆细端详
象牙床挂红罗帐
珊瑚双枕绣鸳鸯

鸳鸯戏水水翻浪
水上人影一双双
春来杨柳千条线
情丝长绕有情郎


4、第二春(国)
曲:姚敏
词:易文
唱:董佩佩
1959年香港录制之国语时代曲

明明是冷冷清清的长夜 为什么还有叮叮当当的声音
听不出是远还是近 分不出是梦还是真
好像是一串铃 打乱了我的心 明明是模模糊糊的黄昏
为什么还有清清楚楚的灯影 看不出是喜还是惊
分不出是梦还是真 好像是一枝箭 穿透了我的心
窗外不再有凄凄切切的幽灵 忽听得喜鹊齐鸣
今夜的轻风 带来了第二春 要把消沉的夜莺吹醒
明明是模模糊糊的黄昏 为什么还有清清楚楚的灯影
看不出是喜还是惊 分不出是梦还是真 好像是一枝箭
穿透了我的心 穿透了我的心


5、新奇洗衣粉(粤)
60年代香港广告歌

洗得靚,更潔白,
慳水又慳力;
請用月老牌新奇洗衣粉。
(注:歌词可能不完整)


6.喼士顿香烟(粤)
60年代香港广告歌

人人话佢好,人人食喼士顿。
(注:歌词可能不完整)


7.不了情(国)
曲:莫然(王福龄)
词:陶秦
唱:顾媚
1961年香港邵氏黄梅调电影《不了情》主题曲

忘不了 忘不了 忘不了你的错 忘不了你的好
忘不了雨中的散步 也忘不了那风里的拥抱
忘不了 忘不了 忘不了你的泪 忘不了你的笑
忘不了叶落的惆怅也忘不了那花开的烦恼
寂寞的长巷 而今斜月清照 冷落的秋迁 而今迎风轻摇

它重复你的叮咛 一声声 忘了 忘了
它低诉我的衷曲一声声难了 难了忘不了
忘不了 忘不了 春已尽 忘不了花已老
忘不了离别的滋味 也忘不了那相思的苦恼


8、郊 道(国)
曲:陈又新
词:顾家辉
唱:凌波
1964年香港邵氏黄梅调电影《血手印》插曲

夜沉沉 声悄悄 月色昏暗
风凄凄 影摇摇 殒星曳空 怪鸟长鸣
一路行来无人烟 吓得我胆颤心寒 啊
佳人赠金情义重 使我又愧又喜欢
眼见园门正半掩 想必是雪春在里面


9、一水隔天涯(粤)
曲:于粦
词:左几
唱:韦秀娴
1966年香港粤语电影《一水隔天涯》主题曲

妹爱哥情重,哥爱妹风姿。
为了心头愿,连理结双枝。
只是一水隔天涯,不知相会在何时。

眷恋惊回梦,醒觉梦依稀。
独语痴情话,聊以寄相思。
只是一水隔天涯,不知相会在何时。

小别相逢多韵味,长别无期哪不悲?
往日欢笑难忘记,你不归来我不依。
预计归来日,哥却未知归。
旧约烟云逝,劳燕各分飞。
只恨一水隔天涯,不知相会在何时。


10、一寸相思一寸泪(国)
曲:日曲
词:慎芝
唱:徐小凤
1970年台湾国语歌曲

你 你没有一点良心 没有一点真情意
我把那爱情生命献给你 为何你不理 你

你可曾记得我俩过去缠绵的情意 如今你变心把我抛弃
我还是想念你 我 我不知水深火热的日子为了谁
我把那寸寸愁肠相思泪 只有空伤悲 我

我如今一切都是为了爱上一个你 只盼望你像浪子回头
不要再离开我 你 你知道我的心里没有别人只有你
你知道我是多么需要你 我爱你又恨你 你

你快快回到我的身边让我告诉你 只盼你赶快回心转意
我还是爱着你


11、太太是人家的好(国)
唱:崔萍

(歌词欠奉)


12、啼笑姻缘(粤)
曲:顾家辉
词:叶绍德
唱:仙杜拉
1974年无线电视台粤语长篇剧《啼笑姻缘》主题曲

为怕哥你变左心
情人泪满襟
爱因早种偏葬恨海里
离合一切亦有缘份
愿与哥你俩相亲
情人共印心
最惊恩爱一但受波折
难望偕老恩消爱泯
藕丝已断
玉镜有裂痕
恩爱顿成怨恨
生则相聚 死也化蝶
几许所愿称心
莫叹失意百感生
难求遂寸心
赤丝千里早已系足里
缘份天赐不必怨愤


13、A-A-B-A 曲式
(略)


14、教我如何不想她(国)
词:刘半农
曲:赵元任
唱:赵元任
1920年作诗,1930年谱曲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
这般蜜也似的银衣,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15、今天不回家(国)
曲:左宏元
词:左宏元
唱:姚苏蓉
1969年代台湾国语歌曲

今天不回家 徘徊的人 彷徨的心 迷失在十字街头的你
今天不回家 为什么你不回家 往事如烟 爱情如谜
迷失在旧日情爱的你 今天不回家 为什么你不回家

朦胧的月 暗淡的星 迷失在烟雾梦境的你
今天不回家 为什么为什么你不回家
心在那里 梦在那里 不要忘了家的甜蜜
迷失的人 不要忘了家的甜蜜


16、鬼马双星(粤)
曲:许冠杰
词:许冠杰
唱:许冠杰
1976年香港嘉禾粤语电影《鬼马双星》主题曲

为两餐乜都肯制前世撞正输晒心翳滞无谓
求望发达一味靠搵丁鬼马双星绰头劲
乱搏蒙捞偏门确唔曳做惯监趸经已系成例
求望发达一味靠搵丁鬼马双星眼晾晾
人生如赌博赢输都无时定
赢咗得餐笑输光唔驶兴
做老千梗好搵过皇帝扮蟹赖嘢真生系滑稽
求望发达一味靠搵丁鬼马双星怕现形
求望发达一味靠搵丁鬼马双星眼晾晾
人生如赌博赢输都无时定
赢咗得餐笑输光唔驶兴
做老千梗好搵过皇帝扮蟹赖嘢真生系滑稽
求望发达一味靠搵丁鬼马双星
鬼马双星鬼马双星
唔……真系有型啊


17、家变(粤)
曲:顾家辉
词:黄霑
唱:罗文
1977年无线电视台粤语长篇剧《家变》主题曲

知否世事常变 变幻原是永恒
此中波浪起跌 当然有幸有不幸
不必怨世事变 变幻才是永恒
经得风浪起跌 必将恶运变好运

月缺后月重圆 缺后月重圆
始终都会相对衬
人间的波折 经得起挫折
始终都会不枉此生
迎接那变幻 今生与你拥抱着永恒


18、强人(粤)
曲:顾嘉辉
词:黄沾
唱:罗文
1978年无线电视台粤语长篇剧《强人》主题曲

是与非 如何分对错 恨与哀 谁人解因果
敌友之间纷争 难为彼我 恨爱可有界线
同是分不清楚 看世间 成败转眼就过
弱者 强人都牺牲多 莫记此中得失
不记恨爱相缠 只记共你当年
曾经相识过是与非 如何分对错 恨与哀
谁人解因果 敌友之间纷争 难为彼我
恨爱可有界线 同是分不清楚 看世间
成败转眼就过 弱者 强人都牺牲多
莫记此中得失 不记恨爱相缠
只记共你当年 曾经相识过
莫记此中得失 不记恨爱相缠
只记共你当年 曾经相识过


19、我的中国心(国)
曲:王福龄
词:黄沾
唱:张明敏
1984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下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如何 无论何时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20、哥仔靓(粤)
曲:陈勋奇
词:黄霑
唱:李香琴
60年代香港粤语歌曲

哥仔靓 靓得妙
哥仔靓咯 引动我思潮
含情带笑把眼角做介绍
还望哥你把我来瞧
哥仔靓 靓得妙
潘安见了要让你几分
风雅别饶
通通世界咁靓嘅男人确係少
我为你病染单思
爱恋险送命一条
思君心更焦
三魂都被勾了咯

你唱共弹琴弹琴我吹萧
今生永久两家快乐逍遥
真係其乐不少 恩义恩义情同鸳鸟
只要多欢笑
我哋跳舞就重妙
又去睇吓影画戏咯
真够妙 真够俏
情词弹来弹来妾娇郎更娇
天下有情人求祈心照咯


21、飞哥跌落坑渠(粤)
曲:胡文森
词:胡文森
唱:张伟文/苏珊
1967年电影《两傻游地狱》主题曲

(男) 飞哥跌落坑渠 飞女睇见流眼泪
(女) 似酱鹅臭腥攻鼻 飞女夹硬扶住佢
(男) 飞哥跌落坑渠 飞女心痛流泪
(女) 臭夹压果的滋味 飞女索着唔顺气

(男) 索野索着ammonia
(男) 男跳舞好似只蠄(鼠句)
(女) 应该跌落坑渠 你百厌终归会跌跛
(男) 猛咁跳盏仆崩鼻
(男) 一交挞直唔顺气
(合) 难下气难下气难下气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23: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B)主要参考书目 - 中文:

1. 上海研究中心(编)(1991)《上海 700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2. 王力(1977)《诗词格律》(北京:中华书局)
3. 王仲闻(校注)(1981)《李清照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4. 王文和(编)(1995)《中国电影音乐寻踪》(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5. 元邦建(1995)《香港史略》(香港:中流出版社)
6. 北京汉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编)(1997)《十年:1986–1996 中国流行音乐纪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7. 文瀚(1994)《流行音乐启示录》(台北:万象图书)
8. 方士奇(1981)《歌曲创作》(台北:金手指出版社)
9. 亦舒(1975)《我之试写室》(香港:小草出版社)
10. 水晶(1985)《流行歌曲沧桑记》(台北:大地出版社)
11. 朱瑞冰(编)(1999)《香港音乐发展概论》(香港:三联)
12. 朱耀伟(1998)《香港流行歌词研究─7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中期》(香港:三联)
13. 朱耀伟(2000)《光辉岁月─香港流行乐队组合研究(1984 - 1990)》(香港:汇智出版)
14. 朱耀伟(2001)《音乐敢言─香港“中文歌运动”研究》(香港:汇智出版)
15. 吕大乐(编)(1983)《普及文化在香港》(香港:曙光)
16. 史文鸿(1992)《史文鸿的大众文化批判》(香港:次文化堂)
17. 史文鸿、吴俊雄(编)(1995)《香港普及文化研究》(香港:三联)
18. 李安求、叶世雄(编)(1989)《岁月如流话香江》(香港:天地图书)
19. 李广平、林静(编)(2000)《罗大佑、恋曲 2000》(广州:广州出版社)
20. 李平富(1989)《我的立体声─香港广播轶事》(香港:坤林出版社)
21. 李焯桃(1996)《淋漓影像馆:引玉篇》(香港:次文化堂)
22. 李明(1996)《调弦集》(香港:海燕艺术学院)
23. 李少南(1993)《媒介緃横》(香港:次文化堂)
24. 沈寂(2001)《影星悲欢录》(上海:上海书店)
25. 何良懋(1995)《批判传媒》(次文化堂)
26. 余少华(2001)《乐在颠错中》(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27. 吴俊雄、张志伟(编)(1997)《香港普及文化论文集》(香港:香港人文科学出版社)
28. 吴俊雄、张志伟(编)(2001)《阅读香港普及文化 1970-2000》(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29. 周蕾(1995)《写在家国以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30. 邱礼涛(1997)《大摇大摆》(香港:进一步多媒体)
31. 冼玉仪(编)(1995)《香港文化与社会》(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32. 俞玉滋(1991)《中国音乐家的故事》(台北:谦谦出版社)
33. 徐坚强(1993)《流行歌曲创作初探》(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34. 赵元任(1950)《新诗歌集》(台北:商务印书馆)
35. 赵崇光等(编)(2000)《旋律研究讑集》(北京:天化艺术出版社)
36. 倪匡(1984)《心中的信》(香港:博益出版社)
37. 倪震(1990)《倪震朋友》(香港:创建出版)
38. 洛枫(1995)《世纪末城市》(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39. 许常惠等(1977)《流行歌曲谭》(台北:中华日报)
40. 夏之放(1996)《转型期的当代审美文化》(北京:作家出版社)
41. 夏承焘、吴熊和(1962)《读词常识》(北京:中华书局)
42. 陈永明(1994)《音乐子午线》(香港:商务印书馆)
43. 陈守仁(1992)《粤曲的学和唱:王粤生粤曲教程》(香港:中国戏曲研究计划)
44. 陈钢(1996)《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北京:作家出版社)
45. 陈钢(1998)《黑色浪漫曲》(上海:学林出版社)
46. 陈钢(2002)《玫瑰玫瑰我爱你─歌仙陈歌辛之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47. 陈钢(编)(2002)《上海老歌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48. 陈清侨(编)(1997)《文化想象与意识形态:当代香港文化政治评论》(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49. 陈丹燕(1999)《上海的风花雪月》(台北:尔雅出版社)
50. 陈清侨(编)(1997)《身份认同与公共文化:文化研究论文集》(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51. 陈定山(1976)《春申续闻》(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
52. 陈清侨(编)(1997)《情感的实践:香港流行歌词研究》(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53. 陆洪非(1985)《黄梅戏源流》(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54. 梁秉钧(编)(1993)《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三联)
55. 梁款(1996)《文化拉扯》(香港:香港人文科学)
56. 梁宝耳(1988)《新乐经》(香港:麒麟)
57. 梁宝耳(1989)《国际乐坛大师访问记》(香港:麒麟)
58. 梁宝耳(1992)《流行曲风云录》(香港:百姓文化事业)
59. 孙瑞鸢、滕文藻等(1991)《新中国史略》(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60. 马杰伟(1996)《电视与文化认同》(香港:突破出版社)
61. 马杰伟(1996)《解读普及媒介》(香港:次文化堂)
62. 马杰伟(1992)《电视战国时代》(香港:次文化堂)
63. 马杰伟等(编)(2001)《出卖 LMF:粗口音乐档案》(香港:明窗出版社)
64. 红线女(邝健廉)(1986)《红线女自传》(香港:星辰出版社)
65. 章嘉雯(1990)《携改错液赴考的一代》(香港:青文书屋)
66. 曾遂今(1997)《音乐社会学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67. 冯建三(译)(1995)《电视,观众与文化研究》(香港:远流)
68. 章瀚章(1977)《野草词》(香港:东大图书)
69. 乔佩(1976)《中国现代音乐家》(台北:天同)
70. 张彻(2002)《张彻─回忆录.影评集》(香港电影资料馆)
71. 张美君、朱耀伟(编)(2002)《香港文学•文化研究》(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72. 张爱玲(2000)《流言》(香港:皇冠出版社)
73. 黄南翔(1992)《香港古今》(香港:奔马出版社)
74. 黄志华(1990)《粤语流行曲四十年》(香港:三联)
75. 黄志华(2000)《早期香港粤语流行曲(1950 - 1974)》(香港:三联)
76. 黄志华(2003)《香港词人词话》(香港:三联)
77. 黄志华(2003)《粤语歌词创作谈》(香港:三联)
78. 黄志淙(1991)《音乐深情》(香港:基道书楼)
79. 黄仲伟(编)(1983)《歌星歌声》(香港:博益出版社)
80. 王赓武(编)(1997)《香港史新编》(香港:三联)
81. 黄霑(1976)《黄霑随笔》(香港:文化生活出版社)
82. 黄霑(1981)《数风云人物》(香港:博益)
83. 黄霑(1994)《浪荡人生路》(香港:壹出版)
84. 黄霑(1996)《我自求我道》(香港:皇冠出版社)
85. 黄霑(1997)《黄霑不设防》(香港:皇冠出版社)
86. 黄霑(1997)《粤语流行曲的歌词创作》(香港:岭南学院文学与翻译研究中心)
87. 黄兆汉(2000)《粤剧论文集》(香港:莲峰书社)
88. 黄康显(1987)《香港的生存问题》(香港:博益)
89. 黄奇智(2000)《时代曲的流光岁月─1930 至 1970》(香港:三联)
90. 郭恩慈(编)(1996)《影象启示录》(香港:奔向明日工作室)
91. 钱钟书(1997)《围城》(香港:天地图书)
92. 屠光启等(1987)《周璇的真实故事》(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
93. 杨荫浏(年份不详)《语言与音乐》(台北:丹青图书)
94. 刘天赐(1993)《电视风云二十年》(香港:博益出版社)
95. 刘青峰、关小春(编)(1998)《转化中的香港:身份与秩序的再寻求》(香港:中文大学)
96. 刘靖之(1996)《刘靖之谈乐》(台北:乐韵出版社)
97. 刘靖之(编)(1986)《中国新音乐史论集:第一辑》(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98. 刘靖之(编)(1988)《中国新音乐史论集:第二辑》(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99. 刘靖之(编)(1990)《中国新音乐史论集:第三辑》(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100. 刘靖之(编)(1992)《中国新音乐史论集:第四辑》(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101. 刘靖之(编)(1989)《民族音乐研究:第一辑》(香港:商务书店)
102. 刘靖之(编)(1990)《民族音乐研究:第二辑》(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与香港民族音乐学会)
103. 刘靖之(编)(1992)《民族音乐研究:第三辑》(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与香港民族音乐学会)
104. 刘靖之(编)(1997)《民族音乐研究:第六辑》(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105. 刘靖之(1998)《中国新音乐史论》(台北:音乐时代)
106. 蔡丰明(2001)《上海都市民俗》(上海:学林出版社)
107. 卢国霑(1988)《歌词的背后:弦外之音》(香港:坤林出版社)
108. 卢国霑、黄志华(1988)《话说填词》(香港:坤林出版社)
109. 谢永光(1996)《香港战后风云录》(香港:明报出版社)
110. 谢均才(编)(2002)《我们的地方、我们的时间─香港社会新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11. 黎键(编)(1993)《香港粤剧口述史》(香港:三联)
112. 罗孚(1993)《香港文化漫游》(香港:中华书局)
113. 树棻(1999)《上海旧梦》(香港:天地图书)
114. 简而清(译)(1967)《爵士乐的故事》(香港:今日世界社)
115. 简上仁(1988)《台湾音乐之旅》(台北:自立晚报出版部)
116. 韩颉(1976)《时代曲之种种》(香港:乔木书社)
117. 香港文化研究编辑小组(1994)“近二十年香港普及文化研究书目概览”《香港文化研究》第一期,十二月
118. 香港电影资料馆(编)(2000)《南来香港─香港影人口述历史丛书(1)》
119. 香港电影资料馆(编)(2002)《剑啸江湖─徐克与香港电影》
120. 香港电台(编)(1996)《第十八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特刋》
121. 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委员会(编)(1998)《香港粤语唱片收藏指南─粤语流行曲 50’s – 80’s》(香港:三联)
122. 香港电台(编)(1993)《金曲十五年纪念歌集》(香港:泰升)
123. 香港电台(1988)《香港广播六十年》
124. 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编)(1982)《第一个十五年》(香港:香港电视)
125. 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编)(1997)《TVB 开心三十年》(香港:电视广播出版)
126. 《电影大辞典》(1995)(上海:辞书出版社)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23: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C)主要参考书目 - 英文:

1. N. Abercrombie (1991): The Privilege of the Producer. In R. Keat and N. Abercrombie (eds.): Enterprise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2. W.T. Anderson (ed.) (1996): The Fontana Postmodernism Reader (London: Fontana Press)
3. T. Adorno (1990): On Popular Music. N S. Frith and A. Goodwin (eds.): On Record: rock, pop, and the written word (London: Routledge)
4. T. Adono and M. Horkheimer (1977): The Culture Industry: enlightenment as mass deception. In J. Curran, M. Gurevitch and J. Woollacott (eds.):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London: Edward Arnold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Press)
5. P. Autexier (1991): Beethoven (London: Thames & Hudson)
6. C. Belz (1969): The Story of Rock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 R. Bennett and M. Burnett (eds.) (1988): Popular Music: In the 20th centu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 J.K. Bindas (ed.) (1992): America’s Musical Pulse: popular music in 20th century society (Westporrt: Praeger)
9. D. Brackett (1995): Interpreting Popular Musi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 D. Bradley (1992): Understanding Rock ‘n’ Roll: popular music in Britain 1955 – 1964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11. F. Brady (1990): Citizen Welles : A Biography of Orson Welles (London: Hodder & Stonghton)
12. O. Boyd-Barret and C. Newbold (eds.) (1995): Approaches To Media (London: Arnold)
13. S. Broughton, M. Ellington, D. Moddyman and R. Trillo (eds.) (1994): World Music (London: The Rough Guides)
14. R.S. Brown (1994): Overtones and Undertones – Reading Film Music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5. R. Burnett (1996): The Global Jukebox (London: Routledge)
16. I.Chambers (1986): Popular Culture: the metropolitan experience (London: Routledge)
17. S. Citron (1992): Songwriting: a complete guide to the craft (New York: Limelight Editions)
18. D. Clarke (1995): The Rise and Fall of Popular Music (Middle***: Viking)
19. B. Clayton and N.M. Elliott (1987): Buck Clayton’s Jazz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 H. Cole (1978): The Changing Face of Music (London: Victor Gollancz)
21. S. Connor (1997): Postmodernist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the contemporary (Oxford: Blackwell)
22. B.L. Cooper (1989): Popular Music Perspectives: ideas, themes, and patterns in contemporary lyrics (Ohio: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Popular Press)
23. T. Cowen (1998): In Praise of Commercial Culture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4. D. Croteau and W. Hoynes (2000): Media/Society – Industries, Images, and Audiences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Pine Forge Press)
25. J. Curran, M. Gurevitch and J. Woollacott (eds.) (1977):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London: Edward Arnold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Press)
26. T.H. Davenport & J.C. Beck (2001): The Attention Economy – Understanding the New Currency of Business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7. S. Davis (1984): The Craft Of Lyric Writing (Ohio: Writer’s Digest Books)
28. T. De Lisle (ed.) (1995): Lives Of The Great Songs (Middle of: Penguin Books)
29. S. During (ed.) (1993): The Cultural Studies Readers (London: Routlege)
30. J.M. Eargle (1990): Music, Sound, and Technology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31. D. Ewent (1966): American Popular Songs from the Revolutionary War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Random House)
32. R. Finnegan (1989): The Hidden Musicians: music-making in an English tow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3. J. Fiske and J. Hartley (1989): Reading Television (London: Routledge) 34. J. Pascal (1978): Th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Rock Music (New York: Galahad Books)
35. S. Frith (ed.) (1988): Facing the Music: a Pantheon guide to popular culture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36. S. Frith (ed.) (1989): World Music, Politics and Social Change: paper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opular Music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37. S. Frith and A. Goodwin (eds.) (1990): On Record: rock, pop, and the written word (London: Routledge)
38. P. Gammond (1991):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opular Musi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9. R. Garofalo (1997): Rockin’ Out – Popular Music In The USA (Massachusetts: Allyn & Bacon)
40. T. Garrand (1997): Writing for Multimedia (Massachusetts: Focal Press)
41. B. Gendron (1986): Studies in Entertainment: critical approaches to mass culture (Bloomington: Indian University Press)
42. B. Gilbert and G. Theroux (1982): The Top Ten: 1956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43. H. Gregory (1998): A Century of Pop (Chicago: A Cappella Books)
44. C. Hamm (1995): Putting Popular Music in Its Pla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5. D. Hatch and S. Millward (1987): From Blues to Rock: an analytical history of pop music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46. C.L. Harrington and D.D. Bielby (eds.) (2001): Popular Culture –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47. D. Harvey (1990):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48. C.B. Holmberg (1998): Sexualities and Popular Culture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49. K.B. Jensen (1995): The Social Semiotics of Mass Communica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50. A.F. Jones (1992): Like A Knife: ideology and genre in contempory Chinese popular music (Ithaca: East Asia Programme, Cornell University)
51. A.F. Jones (2001): Yellow Music – Media Cultu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 (Durham &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52. J. Josefs (1989): Writing Music for Hit Songs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53. R. Jourdain (1997): Music, the Brain, and Ecstasy (New York: Avon Books)
54. E.A. Kaplan (1987): Rocking Around The Clock: music, television, postmodernism, and consumer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55. C. Lasch (1991): The Culture of Narcissism (New York.London: W.W. Norton & Company)
56. G. Lees (1987): Singers and the So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7. J.A. Lent (ed.) (1995): Asian Popular Culture (Oxford: Westview Press)
58. B.K.P. Leung & T.Y.C. Wong (eds.) (1994): 25 Year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Hong Kong: Centre of Asia Studi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59. G. Lipsitz (1994): Dangerous Crossroads: popular music, postmodernism, and the poetics of place (New York: Verso)
60. R. Lissauer (1991): Lissauer’s Encyclopedia of Popular Music in America: 1888 to present researched and written by Robert Lissauer (New York: Paragon House)
61. B. Longhurst (1995): Popular Music & Society (Cambridge: Polity)
62. J. Lull (ed.) (1992): Popular Music and Communication (Newbury Park: Sage)
63. J. Lull (1995): 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64. J. Lull (1991): China Turned On – Television, Reform, and Resistance (London: Routledge)
65. C. MacInnes (1969): Sweet Saturday Night: pop song 1840 – 1920 (London: Panther)
66. P. Manuel (1988): Popular Music of the Non-Western World: an introductory surve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7. J. Marre (1988): Beats of the Heart: popular music of the world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68. E.W. Marvin and H. Hermann (eds.) (1995): Concert Music, Rock, and Jazz since 1945: essays and analytical studies (New Yorks: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69. D. Matthews (1987): Beethoven (London: J.M. Dent & Songs)
70. A. McRobbie (1994): Postmodernism and Popular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71. P.V. Merwe (1989): Origins of the Popular Styles: the antecedents of twentieth century popular music (Oxford: Clarendon Press)
72. L. B. Meyer (2000): The Spheres of Music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73. R. Middleton (1990): Studying Popular Music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74. T. Miller and A. McHoul (1998): Popular Culture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75. D. Mitchell (1976): The Language of Modern Music (Wiltshire: Redwood Burn)
76. T. Mitchell (1996): Popular Music and Local Identity: rock, pop and rap in Europe and Ocenia (New York: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77. B.R. Morris (1972): American Popular Music: the growing years, 1800 – 1900 (New York: F. Watts)
78. K. Negus (1996): Popular Music in Theory (Hanover: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79. M. Okun (1970): The Sixties: Song and Sound (New York: Times Books)
80. M. Okun (ed.) (1978): Great Songs of the 70s (New York: Times Books)
81. N. Perloff (1991): Art and the Everyday: popular entertainment and the circle of Erik Sati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2. N. Postman (1985):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 Public Discourse in the Age of Show Busi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83. S. Redhead (1990): The End-of-the-century Party: youth and pop towards 2000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84. D.C. Robinson (1991): Music at the Margins: popular music and cultural diversity (Newbury: Sage)
85. H. Ryker (1991): New Music in the Orient (Buren: Frits Knuf Publishers)
86. E. W. Said (1991): Musical Elaboration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87. R. Sanjek (1988): American Popular Music and Its Business: the first four hundred year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8. W. Schafer and J. Reidel (1973): The Art of Ragtime (Baton Rouge, LA.: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89. P. Scholes (1970):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Music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0. R. Selden, P. Widdowson and P. Brooker (1997):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Hertfordshire: Prentice Hall)
91. S. Shemel & M. W. Krasilovsky (1978): More about This Business of Music (New York: Billboard Publications)
92. J. Shepherd (1991): Music as Social Text (Cambridge: Policy)
93. E. Sinn (ed.) (1995): Culture and Society in Hong Kong (Hong Kong: Centre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94. R. Shuker (1995): Understanding Popular Music (London: Routledge)
95. D. Strinati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opular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96. P. Taylor (1985): Popular Music since 1955: a critical guide to the literature (New York : Mansell Publication)
97. M. Weber (1958): The Rational and Social Foundations of Music (Illinois: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98. D. Weissman (1994): Creating Melodies: a songwriter’s guide to understanding, writing and polishing melodies (Ohio : Writer’s Digest Books)
99. D. Weinstein (1991): Heavy Metal – A Cultural Sociology (New York: Lexington)
100. S. Whiteley (ed.) (1997): Sexing The Groove – Popular Music and Gender (London: Routlege)
101. P. Wicke (1987): Rock Music: culture, aesthetics & soci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2. A. Wilder (1972): American Popular Song: The Great Innovators, 1900–195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3. J. Yang, D. Gan, T.Hong & the Staff of A. Magazine (1997): Eastern Standard Time: a guide to asian influence on American culture from astro boy to zen Buddhism (New York: Mariner Books)
104. B. Yung (1989): Cantonese Opera – Performance as Creative Proces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5. J. Zha (1995): China Pop: how soap operas, tabloids, and bestsellers are transforming a culture (New York: The New Press)
106. P. Zollo (1997): Songwriters on Songwriting (Ohio: Da Capo Press)


(D)主要参考书目 - 日文:

1. 平野久美子(1987)《华人歌星传说》(东京:晶文社)
2. 小仓荣司(1988)《广东语歌的世界确立香港》(东京:中村社)主要参考歌集


(E)主要参考歌集

1. 《中国歌星成名金曲》(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 《莉萨,粤语流行曲》(香港:东方歌曲出版社)
3. 《歌曲》(1984 年 1-12 月合订本)(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4. 《中文人曲集》(香港:劲歌出版社)
5. 《经典金曲》(香港:2000 出版社)
6. 《大金曲》(出版社不详)
7. 《老歌大全 ─ 四十至六十年代中国流行歌曲》(台北:天化图书公司)
8. 《中华歌选》(香港:时代曲供应社)
9. 《明星名曲 ─ 112 首流行金曲集》(上海:三联书店)
10. 《流行歌曲》(香港:嫦女生活出版社)
11. 《名歌二千五首》(澳门:濠江联合出版社)
12. 《名曲名歌》(香港:时代音乐学院)
13. 《劲歌金曲》(香港:创艺娱乐)
14. 《金榜猛歌》(香港:华英出版社)
15. 《饮歌》(香港:创艺娱乐)
16. 《最新流行曲》(出版社不详)
17. 《流行金曲 100 首》(香港:天光出版社)
18. 《好歌唱遍天下》(湖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 《上海老歌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 《玫瑰玫瑰我爱你 ─ 歌仙陈歌辛之歌》(上海:辞书出版社)


(F)主要参考唱片

1. 《难忘许冠杰•30年》(2003)Universal 038 346-0
2. 《娱乐千禧精选》(1999)Crown CCD-127
3. 《中国电影九十年 ─ 经典电影歌曲纪念专辑》(1-10 辑)(1995)Forward Music
4. 《星光熠熠耀华星 ─ 我最喜爱的翡翠金曲》(2000)Capital Artists
5. 《叶蒨文珍重经典十三首》(1991)WEA
6. “EMI 精选王”系列之《活色生香…林子祥》(1999)EMI
7. 《世纪之选 ─ 郑少秋》(2001)Crown
8. 《记忆 20 世纪 21 首我们在一起》(2001)Rock Records
9. 《上海老歌名典》随书 CD(2002)
10. 《玫瑰玫瑰我爱你 ─ 歌仙陈歌辛之歌》随书 CD(2002)
11. 《百代情牵翡翠三十年》(1997)EMI
12. 《影视名曲精选》(1986)Polygram
13. 《跨越 94 十大金曲 / 首届广州新音乐十大金曲》(1994)广州新时代影音
14. 《温拿 88》(1998)Polydor
15. 《聴候 2 年依然都是林忆莲》(1996)Rock
16. 《Virgin Snow 张国荣》(2001)Cinepoly
17. 《梅艳芳飞跃舞台》(1984)Capital Artists
18. 《Frances 叶丽仪》(1998)EMI
19. 《情歌、梅艳芳》(1992)Capital Artists
20. 《宝丽金难忘的回忆》(1986)Polydor
21. 《宝丽金极品珍藏》(1997)Polydor
22. 《罗文/25》(1996)BMG
23. 《邓丽君 15 周年》(1983)Polydor
24. 《关淑怡世途上》(1995)Polydor
25. 《叶蒨文影视金曲》(1995)WEA
26. 《陈慧琳.我不以为》(1996)正东唱片
27. 《吕方•新歌靓歌集》(1989)Capital Artists
28. 《顾嘉辉音乐名作》(1984)Crown
29. 《林子祥影视金曲十六首》(1995)WEA


————————————
发表于 2008-9-3 00: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印成书吧!
发表于 2008-9-3 19: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阿伦的很少呀
发表于 2008-9-3 19: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及阿伦的太少了,香港歌坛如果没有阿伦........
发表于 2008-9-3 20: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收藏 好文章啊!长见识的!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08-9-3 21: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班长,反正我是么看完,尽把滚动条往下拖了。不过看到有同学提及里面说到ALAN的不多,你可曾考虑过将某些段落改为“........此处略去XXXX字”
发表于 2008-9-4 06: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大强化了我的专业知识,辛苦老罗了!!!
发表于 2008-9-4 09: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详尽很细致,虽说有很多的历史我都知之甚少,这次是长了不少知识,谢谢班长!
发表于 2008-9-5 09: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冠杰怎么只有目录没有内容啊
发表于 2008-9-5 10: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香港流行樂壇回顧》——黃霑博士港大論文(3)

三、譚張爭霸將香港樂壇帶至全盛時期
  
  所謂譚(詠麟)、張(國榮)爭霸,其實是一個張國榮追趕譚詠麟的遊戲,譚詠麟在強勁對手面前一直保持領先的位置。兩人的歌迷勢成水火,互罵甚至互毆的衝突不時出現。最過份的事件是譚的歌迷劃花了張國榮的愛車並留下“張國榮死於愛滋病”的惡毒辱駡。如此過份的做法使兩人不堪重負,譚詠麟88年初在1987年度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宣佈不再領獎,他的歌迷為自己實在太過火的行為付出了代價,即使他們一再哭求著“唔好……”亦無濟於事。在譚詠麟退出之後,張國榮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輕取88、89兩屆最受歡迎男歌手後,身心疲憊而又索然無味地宣佈告別演藝圈(但後來他複出拍戲,之後更是複出歌壇)。偶像的魅力在這段時期顯現無遺,香港樂壇進入了一個火熱的年代。譚張至高無上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其他歌手冒頭的機會,但有實力的歌手仍然不斷地加入戰團,形成一個競爭殘酷而激烈的精彩的場面,香港樂壇由而進入了全盛時期。
  
  陳百強---陳百強可能是香港樂壇第一位偶像派的歌手,早于1978年便推出了他的首張個人專輯《眼淚為你流》,他以其俊朗的外表的貴族式的風度征服了大批的歌迷。陳百強是一位出色的創作歌手,他筆下的作品如《眼淚為你流》、《偏偏喜歡你》至今仍是卡拉OK廳常見的曲目。他的其他代表作有《今宵多珍重》、《深愛著你》、《煙雨淒迷》、《一生何求》等。在八十年代,陳百強長期被壓在譚、張的陰影下,這對心高氣傲的他心理有些難以接受,儘管他也一直在推出精彩的作品。在譚詠麟和張國榮先後退出(或淡出)歌壇之後,陳百強並沒有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張學友和劉德華的崛起結束了他的夢想。1992年5月陳百強服藥不慎昏迷入院,一年半之後不治。陳百強的歌路歷程充分顯示了商業歌壇的殘酷性,他紫色的夢想沒有得到充分的實現;但他又是幸運的,畢竟他已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華,並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和讚賞。
  
  譚詠麟---譚詠麟在1984年十大勁歌金曲四個季度40首季選歌曲中一人便不可思議地佔有10首,並在年終席捲了幾乎所有的大獎,不可動搖地確立了他樂壇第一人的地位。這也同時宣佈香港樂壇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譚詠麟早年是溫拿樂隊(Wynners)的主音歌手之一,溫拿散夥後阿倫在1978年推出自己首張個人專輯《反鬥星》,反映良好。隨後的幾年裏他推出了數張頗受歡迎的大碟,《想將來》、《遲來的春天》、《雨絲情愁》、《天邊一隻雁》等是那個時期的代表作,受到普遍好評。84年譚詠麟的兩張大碟《霧之戀》和《愛的根源》獲得不可思議的成功,尤其後者可能是香港樂壇二十多年來最出色的專輯,《愛的根源》、《愛在深秋》、《夏日寒風》等多首名曲風行天下。之後的近十年中,他推出中每一張專輯都是令人愛不釋手的珍品,銷量屢創新高。當中的名曲更是多不勝數,象《愛情陷阱》、《雨夜的浪漫》、《朋友》、《無言感激》、《Don’t Say Goodbye》等等都是香港樂壇的經典名曲。即使在退出頒獎典禮之後仍推出大量如《半夢半醒》、《水中花》、《一生中最愛》這樣的名曲。1994年之後,受歌壇大勢影響,阿倫唱片的質量有所下降。譚詠麟推出的可列為經典的歌曲應該是所有香港歌手中數量最多、質量也最好的,是後輩歌手難以逾越的高山。阿倫在事業的顛峰狀態宣佈不再領獎,在香港樂壇開了一個先例,從此之後他可以在小得多的壓力之下繼續自己心愛的事業,不失為一個妙計。去年處於極佳狀態的黎明便效法阿倫,宣佈不再領獎。譚詠麟以開朗、樂觀的形象感染著演藝界的後起之秀,他聲稱自己“年年25歲”,永遠以年輕人的心態工作。張學友、劉德華等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曾得到過譚詠麟大力的幫助。
  
  張國榮---張國榮早於1979年便推出自己首張個人專輯,但之後的幾年發展不太如意,歌曲只有《一片癡》、《風繼續吹》有點知名度。1984年,張國榮憑《MONICA》一炮走紅,以其英俊瀟灑、青春活力而又有些前衛的形象,成為眾多少男少女醉心的偶像,據稱他微笑的雙眼會“電”人。《MONICA》可能是香港第一首登上大雅之堂的舞曲。在此之後,張國榮充分展示了他的偶像魅力,深情款款如《共同渡過》、《無需要太多》,狂野奔放如《無心睡眠》、《黑色午夜》,傲慢不羈如《不羈的風》、《貼身》、《拒絕再玩》等收放自如,而一些非情歌名作象《有誰共鳴》、《當年情》、《沈默是金》更是噲炙人口,令人回味不已。如果說譚詠麟是代表“正統”的話,那張國榮就顯得有些另類,他的專輯中“不正經”歌占了很大比例,熱辣辣的勁舞是他有別在同時代其他歌手的標誌,而他的一些相當輕佻、頗具挑逗性的歌曲是其他人不太敢唱的,如《H2O》、《HOT SUMMER》等。可能和這方面的原因有一定的關係,張國榮在與譚詠麟競爭中總在落在下風,似乎行內人更認同阿倫。在1987年,張國榮露出趕上譚詠麟的跡象,他的大碟《Summer Romance》擊敗譚詠麟兩張著名專輯《牆上的肖像》和《再見吧?!浪漫》成為當年最佳大碟,主打歌《無心睡眠》擠掉阿倫的《Don’t Say GoodBye》當選十大勁歌金曲的金曲金獎,不過阿倫分別有兩首和三首歌入選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勁歌金曲,而張國榮都是只有一首《無心睡眠》。譚詠麟不再領獎使兩人激烈的競爭就此被腰斬,張國榮因而在88年火了一把後進取心漸消,於1989年舉行了全球巡迴演唱會後宣佈退隱。但不久之後他便複出影壇,拍了一系列經典的影片,1993年更是複出歌壇。
  
  梅豔芳---在譚張在為最受歡迎男歌手進行貼身角逐的時候,梅豔芳牢牢佔據著女歌手的第一把交椅。1983年,梅豔芳憑藉日本電視劇《赤的疑惑》(即《血疑》)的主題曲《赤的疑惑》一鳴驚人,進入最受歡迎的歌星行列,次年推出的名曲《似水流年》將她送到最受歡迎女歌手的位置。梅豔芳在香港樂壇有“百變梅豔芳”之稱,或純真少女(《蔓珠莎華》)、或落寞怨婦(《似火探戈》、《夢幻的擁抱》)、或妖冶豔女(《妖女》、《愛將》)、或渴望愛撫的女郎(《壞女孩》、《烈焰紅唇》)、或心將枯死的棄婦(《似是故人來》、《傷心教堂》)、或假裝矜持的少女(《將冰山劈開》、《淑女》)……她不斷地變換形象,每個形象都有獨特舞臺造型,令人印象深刻,她獨特的聲線和舞姿也別具魅力。可以說每當她推出新歌,人們都可以看到一個全新模樣的梅豔芳。張國榮宣佈退隱之後,不到三十歲的梅豔芳也宣佈退出。這曾引起當時正漸入佳境的葉倩文的抗議:阿梅比我年紀還小,她都退了我可怎麼辦?不過和好友張國榮一樣,不久之後她又複出了。
  
  鍾鎮濤---在溫拿樂隊的隊友譚詠麟在樂壇吒吒風雲的時候,鍾鎮濤也沒閑著,他一邊拍戲一邊唱歌,是那個時期最忙的明星之一。作為一個創作歌手,鍾鎮濤多數主要作品出自自己筆下,《要是有緣》、《不可以不想你》是他的得意之作,快歌三部曲《淚之旅》、《香腸蚊帳機關槍》、《非洲黑森林寫真集一日遊》更是使他成為本地快歌創作的一位快槍手。改篇歌曲《讓一切隨風》、《閃閃星辰》也是他的代表作。
  
  陳慧嫻---陳慧嫻走紅於八十年代後期,以小家碧玉的乖乖女形象和甜美的聲線贏得認可,她的標誌是永遠頭戴一頂可愛的帽子。當時陳慧嫻被認為是極具巨星潛力的新晉歌手。《傻女》、《人生何處不相逢》、《夜機》、《逝去的諾言》等是其代表作。1989年陳慧嫻迫于家人壓力(或稱是感情挫折),出人意料地宣佈暫停其歌手生涯,赴加拿大留學,其告別曲《千千闕歌》紅極一時。1992年,陳慧嫻在加拿大完成了她與寶麗金唱片公司合約中遺留的一張唱片《歸來吧》,《飄雪》、《紅茶館》等歌迅速流行起來。這個專輯的極受歡迎鼓勵了陳慧嫻在歌壇繼續發展的信心,留學歸來後她迅速投入樂壇,但其時樂壇領班人的位置已滿,陳慧嫻雖仍很受歡迎但已找不到巨星的感覺。
  
  呂方---歌唱大賽出身的呂方1985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並一炮打響,《聽不到的說話》在譚張爭雄的高潮期入選年度十大,同時崛起的還有張學友。呂、張兩人當時同起並進,齊名一時。但呂方時運不及張學友,多年在樂壇沉浮就是搶不到一線歌手的位置,屬於那種時有好歌推出但影響力卻一般的歌手。他的代表作有《每段路》、《同是寂寞人》、《你令我快樂過》、《流浪花》等。
  
  1989年張國榮、梅豔芳、林子祥以及陳慧嫻的退出是香港樂壇一條清晰的分界,巨星的退隱使樂壇好似一下丟了主心骨。不過新的偶像很快就被找到,經過兩年的“磨合”,香港樂壇進入了另一個高潮……
发表于 2008-9-5 10: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转载于:《香港流行樂壇回顧》——黃霑博士港大論文(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