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币 元
积分400
主题
回帖0
精华
阅读权限10
|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听到最早的流行歌曲应是张国荣的《MONICA》,这首歌很早我就熟悉了,“thanks,thanks,thanks,monica,谁能代替你地位….”,每个同学都会哼这首歌,也几乎唱遍大街小巷,可能是天意吧,我竟没有先入为主。
很蒙胧,应大概是86年,我第一次听到阿伦的歌,是我家楼下的理发店老是放的那首《朋友》,我注意到了那样的声音:“共赴患难绝望里,紧握你手,朋友……”,是一首歌颂友情的歌,那感觉真的很能引起人的共鸣。到了87年初,我家搬了新居,老妈有一次和同事在街头上的摊点十块钱买回五张黑盒磁带,其它几盒我不记得了,我只记得有一张英俊小生的封面非常抢眼,那盒磁带我记得那是“爱情陷阱”,可惜当时我就听了第一、二首歌,而且觉得第一首歌特好听,就用那台老录音机放了又放,学了又学,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用心看着歌词背一首歌… 忆当年书生意气,88年那时侯我读的是初二重点班,我是班上的尖子生,一心扑在学习上,但我们班上好多同学仔都挺活跃,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涌跃地交流着各种各样的娱乐信息,有一次我从一个同学递给我张海报中看到了如下信息:“谭、梅、张三足鼎立”,是一张介绍港台歌星的专版,其中谭咏麟的内容占了大部分的篇幅。我第一次见到“谭咏麟”三个大字当时就惊呆了。内容好象是:“香港商业十大奇才谭咏麟”。“今年谭咏麟并未遗忘歌迷,相继推出了《墙上的肖像》和《再见吧!?浪漫》……”,我一下子对海报上唱片封套上的阿伦深深吸引,觉得眼前的这位大众偶像太有“高调、浪漫、神秘”的气息,一回头,原来我们班的男女生早已分成谭张两派。此时此刻的我对阿伦又有一种:“蓦然回首,此人还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虽说是“两派”,但我可以肯定,喜欢阿伦的占绝大部分,很多同学们对谭咏麟已是绝对地崇拜,而且守着那“底线”,拒绝那些除了阿伦以外的“非正统”的音乐)
死党小树,是铁杆伦迷,“人和车的四周,无言的我在走,逃避看沿路爱侣细语不休…”,当时小树最喜欢哼的一首歌《知心当玩偶》(后来我才知道这首歌是当年十大金曲的“大热门”)。搞得他可像有一点失恋,被女孩伤了的感觉。小树说话的声音比较浑厚,但唱起阿伦的歌就惟妙惟俏(有点女性温柔感),特别是唱那首《爱在深秋》真的很深情,《痴心的废墟》,好伤感,《朋友》,好诗情。小树还喜欢唱《世界停顿》,一连串的歌词去轰炸你的耳朵,在你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个倒计时的钟表,那时针飞快地转啊,转啊,转到了一个终结的世界…那都是他的招牌,是在我们班的女生面前的保留节目,但说实话,这些歌太好听,而且一唱都琅琅上口。(我们班女生都喜欢听他唱alan的歌)
同学B仔(我真得已不记得他的名字)有一次在放学路上对我说:“你听过谭咏麟的《迟来的春天》和《曾经》吗?真的精彩哟!我又加深了对谭咏麟的认同感,知道他有很多十分好听我又没有机会听过的歌。可能又过了很久,直到有一天,同学们相继结伴去电影院看谭咏麟主演的“爱的逃兵”,好象当时又传出他宣布不再领奖的消息,再后来同学们又争相购买一本叫做“永恒的谭咏麟”的书,直到他退出了我才算是对他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才知道了他的《爱的根源》他的光辉的过去,他的确是一个集所有荣耀于一身的歌者。可以说,谭的退出更进一步激发了当时无数同学仔对他的兴致,对他产生更为偏执的热爱。
紧接下来,真的是谭咏麟又一次在校园里引发了盖天覆地的狂潮。当时我不知道他出了一盒叫“迷惑”的专辑,但当时《半梦半醒》、《不见不散》、《爱的逃兵》、《BABY》、《玩出火》的大热,令象我这样规矩的好学生也当了“谭校长”一回忠实的学生,第一次用SONY盒带从同学那里录了几首哥,而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当年,同学的毕业晚会上,阿伦永恒的经典《朋友》、温拿当时歌唱友情的 《千载不变》也成了最后的压轴戏。
89年初中毕业后,我到市里的一家重点中学读高中,第一次有了自已的walkman,第一次完整地听了ALAN的第一盒带:《拥抱》,感受到整盒专辑节奏多变,令人十分受落,到现在我仍思念着对这张专辑的喜爱。想像一下,当你穿着大衣,像《都市猎人》一样,在街头上,在寒风里瑟缩着,心里还思念、但又挣扎着和《午夜皇后》相会的《千金一刻》,那种《变奏》了的冰冷的感觉,将是刻骨铭心的……在读高中的时侯,有一位同学,也曾借过我一张《第一滴泪》盒带,我第一次听到了那首死党小树特喜欢的那首《世界停顿》,但另我惊叹的是,里面好多歌的水准更为上乘,很特别的,但我又没听过……高中三年,因为学习紧张,我渐渐忽略了阿伦……
|
|